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贵州屯堡:明代的活化石

2018-07-27 10:51:21 中国青年报

  二、遗世独立

  悠悠600年,数不清的朝朝暮暮,看不尽的大江东去,明朝征南大军及家眷带来的中原和江南文化,与贵州当地文化融合、发展和演变,“屯堡文化”就此成形,是历史、地理、军事的特异遗存和瑰宝。

  语言:经数百年变迁,屯堡居民未被周围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中原和江南语音的一些特点。

  服饰:屯堡妇女古旧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民族服饰的特征。

  食品:屯堡人惯用易于储存和收藏的食品,有着当年便于征战给养的特性。

  信仰:屯堡人与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

  民居:屯堡人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安顺地区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婚姻:不与周边的其他民族通婚,形成“屯对屯”“堡对堡”“民屯对民屯”“商屯对商屯”的婚姻圈子。

  戏曲:屯堡人的花灯曲调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原始粗犷的屯堡地戏,富于汉族征战特色。

  ……

  贵州屯堡文化浓厚的明代遗风的成因大抵是:

  安顺地区地处贵州中部,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中原、江南相近,适宜民居。

  安顺地区海拔1100米左右,延绵不绝的峰林峡谷间都有大小不等的平坦盆地。平坝,这个县的得名,就是它得天独厚地拥有4块面积超过万亩的坝子。安顺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5℃,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这种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植被多样,土壤肥沃,与中原、江南相近。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生长较快,尤其是水稻、小麦和油菜等主要作物大面积种植。有的一年两熟,土地的复垦率较高,因而这里一直都是农业主产区。山地鞍部有泉水出露,便于生活和灌溉使用;房屋建在山腰地带,离田坝较近,劳作方便。加之安顺地理位置带来交通方便,适合移民生活居住。由于常绿植物多,全年葱郁,能起到很好的隐蔽作用,便于军队驻扎防卫。在安顺这片土地上,密集的屯堡群落,成为西南一带屯堡最集中的地方。徐霞客游至普定卫(今安顺市)对所见颇为赞叹,在其《游黔日记》中写道:“城垣峻整,街街宏阔……市集甚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聚族而居,世代相守,对屯堡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今,中原、江南卫所,乃至天津卫、广州卫的特征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安顺平坝还维持、保留着中原的风俗习惯。集团移民、风俗传承,有超稳定性。

  其次,明朝执行的是世袭军户制。一个家庭一旦被编为军户,其子子孙孙就只能有一个职业——从军。实行屯田制以后,大批的屯田官兵集中连片,保持着军队的建制,平时以耕种为主,并负责保卫周边的区域;一旦发生战争,则整装开赴前线。这种自成体系亦兵亦农的建制,不同正规军队需要换防。一份对大明的效忠,换来固定的土地和家园。整体性的同在异乡为异客,导致一种大异客即大老乡的文化认同,就把这些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地的“乡亲”紧密联系在一起,传递着同一文化信息、同一生活形态。《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在相对固定的生活圈子里互动互助,共同塑造了屯堡文化的魂。

  第三,民国《安平县志》卷五称:“屯堡(人),即明洪武时之屯军。”故“屯堡”之名似为“屯军”与“堡兵”各取一字的简称。推行屯田制呢,多是以一个家族或几个大姓来设屯建堡。朱元璋非常清楚,传统的宗法思想所产生的内聚合力和外在张力,能汇聚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实施“填南”方略,营造军事重地“汉多夷少”,集小力为大力,以家族为主体来建构屯堡片区,是最佳选择。在众多屯堡村寨中,仍以大姓为主体,他们聚族而居,建祠堂、修宗庙、上祖坟、续家谱,用传承的宗法思想延续本族延绵的历史与光荣,其结果是对屯堡文化的沉淀发挥了固化作用。

  同时,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婚姻观讲究“门当户对”。屯堡人不与周边的其他民族通婚,保证家族血缘得以延续。这种世家通婚的姻亲关系,自为一脉,自成一体,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动的人际网,把固有的信仰、民俗、习尚等文化具象凝聚起来,保存下来。

  屯堡人是明朝开疆拓土的功臣。对土著民族,他们是征服者、占领者;在填南移民中,他们是先驱者、开拓者。这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居高临下,歧视当地民族及后来的商屯汉人。这就有点像上个世纪中国独特的各种“大院文化”,乃至后来的“三线工厂”。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相伴阅读过暑假

  • 优势栏目

    黄梅戏版《党的女儿》首演再续历史经典

  • 优势栏目

    “又见”系列首次走出国门 演出场馆全是“中国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