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屯堡:明代的活化石-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贵州屯堡:明代的活化石

2018-07-27 10:51:21 中国青年报

  贵州屯堡照片 谢赤缨 黄芳/摄

  导读

  贵州屯堡,从族群到文化,本是明初出于军事和政治原因,从中原移来的一枝一叶,然而由于到贵州后便遗世独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到了中原已经不舍昼夜地流逝600多年后,相对封闭独立的贵州屯堡及其文化,反倒成了明朝的活化石。书写这600多年独特的一脉历史,我们从中会得到独特的领会和感悟:关于历史,关于人生,关于变革,关于保守,关于大浪淘沙,关于遗世独立……这些主题都会乱麻一般在脑海纠缠,给人无尽的人世况味。

  ------------------------------------------------

  一、屯堡的缘起

  开疆拓土,守土有责,是历代帝王的军魂。朱元璋也不例外。朱元璋北伐中原,结束蒙元统治,丢失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然而,朱明王朝的疆域并不辽阔,无法与称雄一时的元朝相比,较之汉唐也见绌。明朝鼎盛的永乐时期,国土面积约710万平方公里,汉朝盛时1050万平方公里,唐朝盛时1240万平方公里。

  明初,元帝北狩,占据北方;东北是女真族的地盘;西北是东察合台汗国;盘踞西南的是效忠元朝的梁王以及众多部落。贵州安顺,元末曾属占据四川和重庆的明玉珍所建立的大夏国。

  朱元璋开疆拓土,除了北伐之外还想西征,把西南地区纳入中央版图。

  元朝时,中央政府在全国设立行中书省,这是我国设省的初始。那时贵州并没有建省,贵州的地盘分属邻近的四川行省、云南行省、广西行省和湖广行省。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修建了一条从东到西的驿道,成为中原通往贵州和云南的大动脉。

  洪武十四年(1382年),为除掉心腹之患——据守云南的元朝残部梁王把匝纳瓦尔密(这里是走向末路的元帝国的一块飞地)。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统率步兵、骑兵30万讨伐云南。抵湖广后,明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胡海率5万人,经由四川永宁向乌撒(今贵州威宁县)前进;一路由傅友德带领,从湖南沅州、辰州直驱贵州,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黔中普定,即今日安顺。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安顺“襟带楚粤,控制滇蜀,地踞省城上游,为滇南孔道,真腹地中之雄郡也”。安顺处于联接中原与云贵的交通线上,乃进出云南门户之咽喉。当梁王失去作为屏藩的安顺,驻守在云南东大门曲靖的元军已然无险可守。

  明军11月下普定,12月进入云南曲靖。在南盘江的一条支流白石江畔,决定云南前途的关键一战,明军完胜。绝望的梁王和部分臣属跳入滇池,自杀身亡。

  为防止梁王残部反抗,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决定设置贵州卫所,开始设立屯堡,以百户为屯,千户为堡。以军屯为主,控扼交通要道,保证驿路畅通,永保西南太平。洪武十五年正月初七,命平凉侯费聚、汝南侯梅思祖组建贵州都指挥使司。在贵州境内建普安卫(今盘县)、尾洒卫(今晴隆)、普定卫(今安顺)、黄平卫、乌撒卫(今威宁)、水西卫。

  何谓“卫所”?据《明史·兵志》:“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大率5600人为卫,1200人为千户所。所设总旗2,小旗10,大小联比以成军……其军皆世籍,此其大略也。”

  屯兵戍守,令士兵开垦田地,就地屯种,军粮自给。移民之屯田、屯商,免三年租税。这种屯兵制度,不仅巩固中央军事布防,还能缓解中原地区人口密集、耕地不足,边远地区地广人稀、劳力不足之困。

  密集的卫所设置,迅速改变了贵州的政治形势。

  高峰时期,贵州“寓兵于农”的卫所设置到二十九卫,为西南各省之冠(四川地域辽阔,只设十七卫;云南为边陲重地,辖地亦广,也只设二十卫)。大大小小的军事据点分布贵州,明朝在贵州的布兵可谓用到极处。

  以卫所、屯耕为先导,局面稳步打开。贵州《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永乐十一年(1413)设贵州布政使司,至此贵州建省,成为全国十三个布政使司之一,中央进一步加强了对贵州的控制。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的军人及家眷,在贵州安顺、平坝、镇宁,聚族而居,垦田为生,形成大小屯堡。

  贵州1413年建省时,面积小,人口少,贵州北部播州(今遵义)地区受辖四川。到弘治十五年(1502),贵州民户4万余户,人口为25万人。朱元璋把16万至20万大军改为屯兵,常驻留戍贵州,可见屯兵之重。

  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大浪淘沙,疾风化石。贵州安顺地区300多个石头屯堡村寨,大都保存下来,成为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见证600年大明帝国军魂,见证贵州建省的历史因缘。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相伴阅读过暑假

  • 优势栏目

    黄梅戏版《党的女儿》首演再续历史经典

  • 优势栏目

    “又见”系列首次走出国门 演出场馆全是“中国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