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楼听古琴 《流水》天外觅知音-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展演

古戏楼听古琴 《流水》天外觅知音

2018-06-05 15:24:55 北京晚报

  “古琴雅集 怡心琴韵”活动中,演员正在表演。张鹏 摄

  日前,笔者应资深媒体人杨浪之邀,到和平门的正乙祠戏楼观赏一场“古琴雅集”,去之前心中忐忑,因为既不通音律,更不懂乐理,对古琴也知之甚少,然而始料未及,我在这里最终度过了一个沉醉的初夏之夜。

  “古琴雅集,怡心琴韵”总策划兼总撰稿、主持人杨浪告诉我,这场演出是为了寻觅“知音”,通过演绎传统经典的古琴名曲,穿插对琴史、琴器、琴谱的讲解,呈现古琴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

  能否成为“知音”其实并不重要,感受古琴之美,尤其是了解古琴曲背后那些动人的故事,体味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就已经足够了。就像杨浪所说:“在这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戏楼,听有3000年以上历史的古琴,演奏1000多年前唐朝的曲谱,表达的是2000多年前汉朝的离别之情,这就是文化。”

  1

  古琴和古戏楼的“碰撞”

  选择在有300多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做这样一场“古琴雅集”,大概是因为古琴和戏楼都是有历史感的东西,它们所承载的音乐和文化在时空中“碰撞”,直击心灵。

  雅集总策划杨浪在开场前介绍,正乙祠戏楼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基本完好无损的纯木质戏楼。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的正乙祠,明代曾是一座寺院,清康熙初年由浙江在京的银号商人集资,建立祠堂馆舍,供奉财神赵公明,因此又被称为“银号会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浙商对正乙祠进行扩建并加盖了戏楼。

  这座全木结构的戏楼到了今天依然可以用“气派”来形容:三层高,戏台三面开放,两层舞台之间开有方形孔道,设吊钩,用来在演出神怪戏时制造特效。上世纪30年代,谭鑫培、梅兰芳、王瑶卿等名角儿,都曾在这里登台,见证了正乙祠最辉煌的岁月。

  此后半个多世纪,正乙祠先后做过仓库、兵营,有人在这里开过煤铺,也有人在此建过学校。1954年戏楼改为招待所,厅堂变成食堂,戏台被砌起来,开了几个卖饭窗口,后台成了炒菜做饭的厨房。后来经历不少坎坷才修缮恢复,重放光彩,如今每天晚上都有京剧、昆曲、越剧、话剧的精彩剧目在此演出。

  这一晚,正乙祠古戏楼的主角是古琴。关于古琴最初的制作,文献上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等说法;对于琴师来说,古琴就是两块木板,七根丝弦;也有专家认为,古琴最初的创制,应当同弓箭、弓弦的震动共鸣对上古人类的启发有关。

  古琴看似简单,却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了一年365天,琴头宽6寸代表上下左右前后“六合”,琴尾宽4寸表示四季时节,13徽代表12个月加一个闰月。古琴上架弦的横木岳山代表高山,底板上两个音孔名为龙池、凤沼,琴足称雁足,代表动物与自然。琴身完全拟人化,分别称为肩、腰、项、尾。“在一张琴上有山有水,有天地之合,有日月四季,有人类情怀。古人是把思想和情感融入自然,行走于礼乐之间来描绘和创造琴的。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创造,它表达的不仅是一张琴的实用功能,而且蕴涵着深厚的东方文化精神。”杨浪说。

  古琴是人类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历史在3000年以上:1978年湖北发掘的曾侯乙墓中便有古琴出土,证明在3000年以前,古琴已经成为成熟的宫廷乐器。琴字形声,“二玉”义为“二玉相碰之声”,即“玉声”,引申为“悦耳的弹碰之声”;“今”义为“当面的”,琴字联合起来便是“当着宾客的面弹拨乐器”,这是一种高雅的音乐仪式。

  2

  一曲《流水》天外觅知音

  当晚,“古琴雅集”讲解演奏了8首著名的中国古琴曲,第一首便是《流水》。1977年9月5日,人类第一架探索外太阳系的飞行器“旅行者1号”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尔角进入太空。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旅行者1号”携带了一张镀金铜制“唱片”,其中用115幅图像和55种人类语言向外星人表达问候,“唱片”中还有90分钟的音乐集锦,包括地球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以及27首世界名曲,曲目中演奏时长为7分30秒的唯一中国音乐,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古琴曲《流水》。

  音乐是跨越时空和文化界限的智慧生命的共同语言,《流水》背后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巧合的是,数千年后,当人类试图寻找外太空知音的时候,又选择了这首音乐。希望在旷远宇宙中,觅得“知音”。

  殊不知原来“高山流水”本是一首曲子,明代朱权《神奇秘谱》中记载:“《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直到宋代之后,此曲才一分为二。

  听此曲真觉得古琴是表现流水的最好的乐器,虽不懂音律却也不妨感受到曲中描绘的汪洋浩瀚、急湍奔流的气势,时而有山涧小溪潺潺、瀑布飞溅的各种泉声;时而又呈现出水流汇入浩瀚汪洋、急流穿峡过滩、惊涛骇浪、奔腾难挡的气势;最后渐渐平复,以杳渺徐逝的气象终曲,真是情景交融,气象万千。

  著名的《渔樵问答》也是一首很奇妙的古琴曲。乐曲还能有问有答吗?他们说了些什么?琴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虽然一曲听完有可能还是不知道渔樵具体问答了些什么,也许就是你砍了几捆柴,我捕了几尾鱼这样寻常的言语,但是却能听出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以及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此曲描绘“隐逸”,但其中深意却在“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兴亡得失这一千载厚重话题,被渔父、樵子的对话解构于无形,这才是乐曲的主旨所在吧。

1 2 3 共3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聚焦老工业基地 彰显新时代职工新风貌新作为

  • 优势栏目

    中国美术大师靳尚谊携中央美术学院“最美天团” 集体献读致敬世界美术大家

  • 优势栏目

    曾孝濂为“生命”作画感动网友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