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光阴:年轻人在博物馆找到长辈的照片-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创意

捡拾光阴:年轻人在博物馆找到长辈的照片

2018-07-10 14:42:50 北京晚报

  4收藏的老物件体现温情

  除了照片之外,康学松还会收集很多老物件,与摄影相关的器材,还有几十部电影的胶片,分装在已经锈迹斑驳的原装铁盒里。还有许多老物件则与摄影关系不大,但是却是某个时代的经典。带脚踏板的缝纫机、带大喇叭的卡带式录音机,分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家庭宠儿。康学松说,他家现在还摆着一台缝纫机,把机器翻转到桌面下,权当桌子。除此之外,过去结婚时必有亲戚朋友送的玻璃画,甚至是搓衣板、农具,康学松都有收藏。这些平时单独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玩意,在康学松的博物馆里则散发着浓厚的温情。

  康学松淘来的老物件、老照片有个很大的用场:他会把一些具有地标意义的街景喷绘出来作为影棚摄影的背景,以老味浓郁的物件作为渲染气氛的重要道具,为来到拾光影棚的顾客拍摄韵味十足的民国风照片。喷绘背景上,有别具时代味道的有轨电车,也有古香古色的厅堂内景。影棚里面,有民国时期的椅子,还有手摇电话、留声机等等物件。他指着摆在一边的黑色长椅有点得意地说:“这椅子是中山公园淘汰下来的,我给拉回来了。”

  拾光摄影棚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为拾光影像博物馆提供物质、资金上的支持,覆盖博物馆所需要的开销。这样努力坚持的原因也很简单:在康学松看来,他收藏的照片、物件,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故事。他希望能有个地方把自己的这些收藏展示出来让人们看到,让更多人感受到深藏在时光深处的美感,读到时间里的故事。

  生于1964年的康学松说自己年轻时也追时髦,但是到了一定岁数,喜欢的东西就固定下来了。时间长了,也成了复古。正如他评价老照片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精彩”一词,这些家庭故事拼凑出来的时代变迁同样精彩、耐人寻味。

  本报记者 袁新雨 J268

  本版照片皆为康学松收藏、提供

1 2 3 4 共4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国际专家学者齐聚五台山 探讨佛教文化国际化传播

  • 优势栏目

    票房破320亿!八大因素助推2018上半年中国内地影市

  • 优势栏目

    “中国联合展台”亮相法国 66部纪录片里看中国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