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情至性郑板桥 口无遮拦彰显真性情-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至情至性郑板桥 口无遮拦彰显真性情

2018-05-15 15:23:48 北京晚报

  3 “扬州八怪”不止八人

  郑板桥壮年就名列名声显赫的民间艺术团体“扬州八怪”,而其中最怪者当属郑板桥及其好友金农。民间认为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首,但这个名号没有得到书画圈内的认可。

  书画圈普遍认为“扬州八怪”之首是金农。金农53岁才开始尝试学画,60岁开始学画竹,书画水平提高迅猛。提到金农,人们都会想到他的漆书、梅花、佛像以及山水,这些作品都独具特色。其实,金农自小研习书文,有着很高的文学造诣,这是他后来成为书画大家的关键。

  郑板桥却一点也没有羡慕嫉妒金农,他比金农小6岁,应该称金农是“大哥”了。当然,郑板桥佩服的是金农的才气和人品。而金农也非常佩服郑板桥,多次在题跋中评论其书画艺术,引为同流,相互鼓励。他们共同带领着“扬州八怪”走出了更开阔的艺术道路。除了他们都在帖学盛行的年代转而学碑、独树一帜之外,更重要的是二人有着如金农所言“相亲相洽若鸥鹭之在汀渚”的交情。两人喜欢“杯酒言欢,永朝永夕”,郑板桥则曾言“杭州只有金农好”。

  二人关系如此亲密,综合民间人物形象、书画艺术造诣,到底谁才是“扬州八怪之首”,已经无人在乎而去定夺了。其实,“扬州八怪”到底是哪八怪也没有一定之说。

  18世纪的扬州,盐业经济高度繁荣,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发达、方便的水路能让各方的人在这里聚集。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本地画家及各地来扬州的画家稍具名气者就有170人之多。当地像郑板桥、金农这样狂怪的画家,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扬州还有很多。具体是哪“八怪”,各家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也有人提到的其他画家,如阮元、华嵒、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

  所以“扬州八怪”,应该定义为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因此,“八”字可看做约数。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

  4 艺术理论上亦有造诣

  郑板桥和“扬州八怪”诸家画的画,在“主流”的宫廷画师看来,简直“俗不可耐”。在“四王”(四位姓王的宫廷画家带头人)被推崇风行的年代,正宗的画,应该从谢赫六法来品评,追求笔墨有古意,构图考究,意境深远。“四王”之首王时敏所绘的《杜甫诗意图册》就是其中上品,画面正上方还盖着 “乾隆御览之宝”的大印。这些画家往往认为画面需高贵典雅、工整精丽、气质脱俗的;在“主流”画家看来,“扬州八怪”这些人,以穷苦百姓的日常生活入画,有时候甚至画社会的阴暗面,怎么就不懂得歌颂太平盛世呢,简直大逆不道!

  所以主流人士称他们的画是“丑八怪”,“扬州八怪”的名号也由此而来。宫廷画家瞧不起郑板桥,但他却自视甚高,越是这样,别人越瞧不起他。

  反映现实生活的特点让“扬州八怪”成了清中期的一股清流,即便有市场介入,他们的作品依然是直抒胸臆的,不会阿谀奉承讨好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的生活,不会粉饰太平画大好千里江山。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他绘制的《群乞图》,是对当时土地兼并、流民失所的深刻揭露;罗贫的《鬼趣图》则更以戏谑、嘲弄的比喻、讽刺手法鞭挞社会。他们的艺术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艺术专为贵族文人雅玩的狭隘范围,这也正是“扬州八怪”的时代意义。

  “扬州八怪”渐渐声名远播,也逐渐获得了皇帝的认可: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先后分别被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板桥的《樱笋图》,也钤盖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

  著名画家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被誉为“诗书画三绝”郑板桥不仅是一位耿介多气的画家,在艺术理论上亦有造诣,还曾在自己的茅屋之前阐发一番。郑板桥家南面中了许多竹子,夏日抽芽,绿荫诱人,在其中坐卧,颇为凉爽舒适。到了秋冬之季节,则取来围屏加以制作,用白纸糊上以作窗户。当风和日暖时,有冻蝇轻撞窗纸,咚咚作响,就像小鼓敲击一般。风拂之下,竹林之中摇曳凌乱。这幅图景在郑燮看来正是“天然图画”。郑板桥自己也说:“我画的这些竹子,都非从老师处习得,而多是窗纸、粉壁、日光和月影相互渗透而得(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在一个清秋之晨,郑板桥迎来了自己的创作热情。郑燮看烟光、日影和露气皆在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流转浮动,胸中便泛起了勃勃的创作渴望。他也坦言,他心中所想的竹子并不是眼中看到的那几株。磨墨、展开纸张再落笔画竹,所画的竹子此刻又不是心中所想的那样了。由此郑燮认识到,在创作法则上确实应该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行构思再作画;但是超乎创作法度之外的妙趣,却又是转瞬即逝的机缘。而这种创作观念,不仅仅适用于作画,同样适用于其他的艺术创作。

  纵观郑板桥的一生会发现,他一直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人——他做官,又讨厌官;他爱钱,但却耻与富商结交,落得一辈子清贫;他喜欢作画,但非要以怪为美;他的“怪”不是怪异,不带贬义,带有的是一种济公般辛辣善良的“怪”。与其说他怪,不如说他是真的“至情至性”。

  本文所用郑板桥作品配图均为作者拍摄 李炫芷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绽放青春风采 培养未来人才

  • 优势栏目

    斗牛狂欢节传递云贵非遗文化

  • 优势栏目

    朗读,需要理由吗?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