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一生,为一事-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倾一生,为一事

2018-04-23 08:31:49 文汇报

  《郑克鲁文集》

  商务印书馆出版

  澳门郑家大屋

  郑克鲁翻译和编著的部分作品。

  ■本报记者 蒋楚婷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本文的这位主角,就是一位与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在80载的人生历程中,他读书,写书,译书,编书,教书……不受俗务羁绊,不被潮流裹挟,不为风雨动摇。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指的应该就是这样的人吧。读书日于他,不是一年中的某一天,他伏案的每一个清晨,每一个黄昏,都是与书相伴的美好时光。——编 者

  桂林路100号上海师范大学,几乎每天清晨,会有一对老人手搀着手,相偕着走进师大文苑楼,开始一天的工作;黄昏甚至是深夜时分,这对老人又会手搀着手,走出师大,走上回家的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对老人执手漫步的背影已然成为上师大的一道风景,印刻在众多老师和学生的心中。这对老人就是外国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郑克鲁先生和他的夫人朱碧恒女士。

  出生于1939年的郑克鲁先生今年八十高寿了,但他每天仍会去往已搬至光启楼的办公室,翻译、著书,笔耕不辍。正是这样的日积月累,在60年的翻译、学术、教学生涯中,他总共完成了1700万字的翻译作品,2000万字的研究论著,加上其他各类文字,著述总数超过了4000万字。厚积而薄发,春暖花开的日子里,38卷《郑克鲁文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同时,郑克鲁学术与翻译思想研讨会也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文学翻译:原汁原味地呈现

  商务版《郑克鲁文集》包含了《茶花女》《局外人》《悲惨世界》《基督山恩仇记》《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选》《法国文学史》《法国诗歌史》等郑克鲁翻译、编著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法国文学名著,不少都有他的译本。但这皇皇38卷文集却只是他著译的一部分,有一些作品因为版权等因素没有被收入其中,比如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第二性》。

  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第二性》是一部涵盖了哲学、生物学、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精神分析、历史、文学、文学批评等广博知识的思想巨著,因其艰深晦涩而被翻译者视为畏途。虽然有过中译本,却被大量删节,内容不完整,质量也不理想。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从法国伽里玛出版社购得《第二性》的版权,请郑克鲁翻译。这是他首次翻译理论著作,这与他之前翻译诗歌和小说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翻译理论著作,郑克鲁认为:“第一要义是做到‘信’,即正确传达原文的意义,能避免意译就不用意译,因为意译容易失去原意,并不十分可取。”“也不要像翻译诗歌和小说那样,为了文辞优美,动辄用成语,中文的成语一般与原文会有出入,多少歪曲作者的原意。文字需要精炼、简洁、流畅。至于长句的翻译,是检验译者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要避免译得佶屈聱牙,文理不通。”这样复杂的一个文本,对当时已功成名就的郑克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用了两年完成全书73万字的初步翻译,又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校对、修改,直到2011年,新版《第二性》才正式面世。虽然错过了出版社原本计划的在2008年波伏瓦100周年诞辰时推出该书的时机,但却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波伏瓦。郑克鲁也凭借《第二性》获得了第四届“傅雷翻译出版奖”。

  作为郑克鲁的第一个博士生,翻译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对老师翻译时之成竹在胸、文气充沛有着深刻感触:“郑先生的译文平实质朴,而非浮华夸饰;他尽量忠实源语的句式和句法等语言特征,充分发掘其字里行间的意义、意境、语气、基调、意蕴和节奏等文学要素,合理运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取得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艺术效果。”朱振武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他翻译几首诗,找了好几本词典,都找不到那几个词的释义,于是就去找郑先生。郑克鲁迅速看完这几首小诗后,告诉他这几个词一般词典上是查不到的,并指出那几个词在上下文中的意思,说着便把打印纸垫在膝盖上,把这几首小诗直接翻译成了汉语。郑先生的现场译文形意兼备,长短、韵律、步、格、意向、意境等各方面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朱振武说,这几首小诗出现在不太出名的小说作品中,郑先生此前当然没有看到过,但他拿到手上,基本上是不假思索,直接翻译,让他倍感敬佩。

1 2 3 共3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下一场种谷子的雨

    谷雨前后,撒花点豆、种谷子。这时,常有一场雨应时而落;真是好。好雨知时节,润物,又不喧嚷,像好脾气的人,善解人意,把好事不言不声地就做了。

  • 【陋室观复】课外班整治效用几何?

    决策管理机构的毅然出手,脱钩学校的“特长生产业”还会受到追捧吗?其实这是一个市场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教育相关问题,所以还真不好说。

  • 诗词,让我们心灵不死

    能不能在某一天,某一时间,暂时丢下这些营营的忙碌,让灵魂诗意地栖居,让“此身”真正属于自己。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八旬钢琴大师再奏经典

  • 优势栏目

    奥地利国宝童声乐团演唱《登鹳雀楼》

  • 优势栏目

    中国原创节目模式登陆戛纳电视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