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辽阔 精神无垠:一个作家的扶贫采访手记-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大地辽阔 精神无垠:一个作家的扶贫采访手记

2018-04-20 09:47:43 光明日报

  插图:郭红松

【中国故事】

  编者按

  2014年底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作家纪红建行走于六盘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罗霄山区、闽东山区、西藏山南、新疆喀什等脱贫攻坚主战场,走过了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2个村庄,矢志为我国扶贫事业留下一份带着温度的报告。在中国的脱贫攻坚现场,这样的作家不止他一个。本版从本期起陆续刊登纪红建、杨遥等作家从脱贫攻坚现场发回的报告,敬请关注。

  从十八洞村到赤溪村:两个山村连成的“彩虹桥”

  作为一个作家,我对中国扶贫攻坚现场的关注,源于2014年一次关于湘西扶贫的文学采风活动。

  客观说,以前湘西在我心中的印象定格,便是沈从文所说的湘西“美得让人心痛”,以及关于湘西的各种神秘传说。但当我深入到湘西贫困山村时,更震撼我心灵的是当地的贫困,以及与贫困进行顽强斗争的人民。 湘西早期民族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石启贵带领湘西人脱贫致富的故事,依然在这片土地广为流传。70多年过去了,有多少湘西人像石启贵老先生这样为了家乡致富前赴后继,抛洒青春和血汗?湘西人的脱贫之路是否顺利,进展如何?我想,这应该是我所要寻问的。湘西州扶贫办提供的一组数据让我看到了湘西人脱贫的艰难:2013年湘西州地区生产总值仅为湖南全省的1.7%,人均生产总值为湖南全省平均水平的44%。2014年,湘西州通过精准识别,确定还有73.43万贫困人口。令人欣喜的是,这两年,湘西州的扶贫数据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2014年至2017年初,全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0445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14%,全州进入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

  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什么?

  十八洞村给出了答案!

  十八洞村,是位于武陵山脉腹地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一个山村苗寨。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

  湘西州扶贫办工会主席黎小涛告诉我:“纪作家,你别看十八洞村地处高寒山区,但那里面美着呢。那里冬长夏短,属高山熔岩地区,平均海拔700米,生态环境优美,境内自然景观独特……”

  然而,这层叠交错的美丽背后,最悲凉的两个字莫过于“贫穷”。

  “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小涛给我念起了流传在十八洞村的民谣。“过去的十八洞村穷啊!全村人均耕地只有0.83亩,山多地少,有地也是三年两不收,靠天吃饭。为什么?没水!以前,人家都不愿意到十八洞村来,年轻小伙子找不到老婆,年轻姑娘十五六岁就争着往村外嫁。看着‘肥水流了外人田’,十八洞村的小伙子和老男人急得直跺脚……”

  也不知过了多久,美丽的十八洞村出现在了我眼前。

  我们行走在十八洞村坚实、干净、宽敞的柏油路上,眼前的景象着实让人惊讶。昔日进村的狭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两条长6300米的供水主管道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村民房子里原来凹凸不平的泥巴地,现在变成了水泥地面,房屋、厨房、厕所都已经改造得漂漂亮亮。新修的石板路、新扎的竹篾墙、新添的青片瓦、新刷的木板房、新修的宽广的停车场,在暖暖的春光下,绘成了一幅优美的水墨图……

  当然,成绩的背后必然有阵痛与涅槃!

  时任十八洞村扶贫队长的龙秀林告诉我,扶贫队刚到十八洞村就碰到了“硬骨头”,工作几乎无法开展,他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老百姓思想不统一,认识上不去,所建的产业都不会长久。只有思想统一了,才能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这才是精准扶贫核心中的核心。如果不唤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光靠干部唱“独角戏”,将是死路一条……最终他们统一了思想,并从困境中走出。

  我想起了小涛跟我说的话,“2013年11月习总书记来湖南考察时,为什么要来湘西,为什么又去了花垣的十八洞村,还在那里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并明确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我想,这与之前一直进行的粗放扶贫有关。说得具体点,就是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习总书记选择在湘西在十八洞村提精准扶贫,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湘西的贫困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在这里提出精准扶贫,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贫困与艰辛到阵痛与涅槃,再到可复制与可推广,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山村脱贫的艰难,同时又深刻地体验到,共产党人扎根乡村引领村民致富的担当与作为。

  从十八洞村出发,我仿佛看到一条曲折而又宽阔的道路。

  我来到了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的赤溪村。赤溪村本来是个穷得叮当响且默默无闻的小山村,上个世纪80年代,新闻人王绍据“冒着风险”给中共中央机关报写信,反映这个山村的贫穷情况,呼唤对山村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这封信改变了这个小山村的命运,由此这个小山村被人们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用了20年的时间,赤溪整村搬迁。这一成功经验,迅速传遍闽东,一场跨世纪的“挪穷窝”“拔穷根”的脱贫行动,在八闽大地全面展开。至2016年,福建省累计搬迁142万户农民群众,整体搬迁了7000多个自然村,建成各类集中安置区3000多个……

  站在赤溪村,看着那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美景,看着那新旧结合的漂亮房屋,以及村民的精神状态,我强烈地感受到:这里的人们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他们应该早已过上了小康生活。在老街,质朴的街道、带有民族色彩的古建筑,以一种安静的方式,向我述说属于她的历史;在“赤溪扶贫展示厅”,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山村的艰难嬗变……

  从湘西十八洞村到福建赤溪村,是中国30多年来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缩影。顽强与坚毅,开拓与创新,让这两个山村连接成了中国新时期30多年脱贫攻坚的“彩虹桥”,这彩虹桥也接通了国家和民族抵达辉煌的阳光大道。

1 2 3 共3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奥地利国宝童声乐团演唱《登鹳雀楼》

  • 优势栏目

    中国原创节目模式登陆戛纳电视节

  • 优势栏目

    《朗读者》等节目获“星光奖”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