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产业

你会为“眼生”音乐剧买单吗?

2018-06-12 15:38:17 北京日报

  口碑通过圈子发酵

  把这么多普通观众并不熟知的剧目引进来,观众会买账吗? 《长靴皇后》来华巡演消息传开后,引进方华人梦想公司副总经理李真没少接到来自同行的关心:“要小心票房。”她听得出来,不少人为她捏一把汗。

  “引进这部剧确实有一定风险,不像别的剧目已经有长时间的市场影响力。”李真坦承,目前这部剧已开票,虽然在核心剧迷中的受欢迎程度不错,但还是“有待努力”,“不过眼光要放长远,品牌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李真预测,由于这部剧题材新颖,励志但不说教,可能会在80后、90后中先火起来,然后再带动其他群体。

  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也有相似看法:新剧、小众剧目不一定卖得不好,极有可能变成票房黑马。费元洪说,去年在上海上演的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就是一部实打实的小众剧,不仅语言是小语种,上演前普通观众也对它不甚了解,“但它在85后和网生代群体中有黏性非常高的粉丝量。”他透露,该剧上演后立刻在核心剧迷圈得到好评,随后的场次纯靠口碑卖爆,“我们预计投入的宣传经费最后用了一半都不到,没投什么广告,都是观众帮我们在推广。”

  法语版《摇滚莫扎特》的上演,让费元洪对新生代的音乐剧有了信心,“现在社会的圈层化非常明显,每一类人群有着各不相同的喜好,重要的是找准目标人群。”费元洪说,如果一部小众剧在某个圈层中很有影响力,而且它的质量也相当不错,那就很有可能在圈子里发酵,然后扩散影响成为爆款。

  市场不应只有大IP

  说到新剧越来越多的原因,费元洪认为这是音乐剧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随着引进需求越来越大,市面上可选择的剧也是有限的,“只能去探索在西方很成功的新剧,不能总吃老本,这也是音乐剧市场未来肯定要走的路。”

  对最先“吃螃蟹”的李真和她的团队来说,他们引进《长靴皇后》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让中国观众知道,音乐剧不止有一种风格。”之前市场上经典音乐剧扎堆儿,让观众对音乐剧题材和类型的理解很单一,“其实百老汇自己的音乐剧更新换代也很快,我们想让中国观众和百老汇‘无时差’同步一次。”

  “观众片面理解音乐剧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叶葳蕤说出她的顾虑:这几年引进的音乐剧越来越多,但很少有人引导观众区分不同音乐剧的风格,如果导致市场只认大IP,那带来的火也只是“虚火”。“我最怕的就是,如果有观众第一次看的音乐剧是《歌剧魅影》,他就以为所有的音乐剧都应该是这个风格,然后用‘魅影’的特点去套其他剧,如果不一样,他们就认为这部剧不合格,以后可能都不再看音乐剧。”叶葳蕤说,这对音乐剧市场的伤害非常大。

  费元洪也反思道,国外新剧、小众剧的引入,在侧面反映出国内原创音乐剧的不足,“现在中国的国际化程度很高,中国观众的眼光也越来越高,相比之下我们原创音乐剧发展得比较晚,水准还有待提高,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逆差,就只能从西方引进新剧补充。原创的发展还需要时间,从小剧目做起,一步一步来。”

1 2 共2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故宫文华殿“变身”书画馆

  • 优势栏目

    “希望再过百年,手艺还能流传”

  • 优势栏目

    聚焦老工业基地 彰显新时代职工新风貌新作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