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记录与传播新路径:留影记忆 看见非遗-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展演

探寻记录与传播新路径:留影记忆 看见非遗

2018-06-11 10:27: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通过新媒介与新技术,推动人人关注和保护非遗

  “我们拍摄的传承人都是生活在身边的普通人。他们就像一片片金色的叶子,我们如同捡金叶的人,用影像捡拾起可能被人们遗忘的金叶。”在张可可看来,“捡金叶”是创作者的共同心声。

  见人见物见生活成为非遗影像的一种创作导向:《黄金之纱》讲述在广东一群秉承传统、身怀绝技的匠人,制造世界上最昂贵的丝绸之一——香云纱的过程;《我在故宫修文物》聚焦修复师的日常,将文物背后的历史、艺术等一一铺陈开来……

  本届影像展也以“记忆、生活、传播”为主题。李松说:“影像展所展示的非遗与生活密切相连,影像作为记录文化的样式越来越普遍。”传播也是影像记录中重要环节,李松表示,文化记忆强调时间维度,是“上对祖先,下对后代”的记录,“我们通过影像记录下来的东西要留给后代,让他们知道现在的文化是什么样的。”

  非遗影像的传播也在不断找寻吸引年轻人的方法。爱奇艺副总裁杨海涛介绍,年轻人对包括非遗影像在内的纪实类在线视频产品非常感兴趣。“爱奇艺平台数据显示,在线观看纪录片的用户中,90后、00后占比超过50%。”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风的团队尝试用交互类传感器、体感互动等新的媒介手段来讲述传统文化,“我们倡导传统文化‘再设计’,VR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了讲故事的新方式,通过VR的沉浸感能够回到现场,看到文化脉络,理解非遗的本质。”

  从利用影像“看见”非遗到身临其境“感受”非遗,非遗从来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产品或作品,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影展也发布了《非遗影像记录平遥倡议》,倡导非遗记录社会参与、成果共享、传播交流,推动形成人人关注非遗、喜爱非遗、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未来,这一影展也将成为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常态化项目持续举办。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11日 20 版)

1 2 3 共3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聚焦老工业基地 彰显新时代职工新风貌新作为

  • 优势栏目

    中国美术大师靳尚谊携中央美术学院“最美天团” 集体献读致敬世界美术大家

  • 优势栏目

    曾孝濂为“生命”作画感动网友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