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件闽东文书的苏醒-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十万件闽东文书的苏醒

2019-04-10 15:33:35 福建日报

  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宁县博物馆的一麻袋契约文书进入了历史学者的视线。五年后,经过抢救性的收集、整理,散落于闽东各地的文书告别藏身故纸堆的命运,趁着文化研究的东风,重新唤醒自己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民间契约文书也叫文书、契书,是指我国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为保证物权而签署的私家文书,是民俗文化的体现。学术研究中,民间契约文书作为文献的原始状态和第一手资料,一定程度补充了官方正史和法律条文的不足,因而颇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

  一麻袋文书引发关注

  上月15日,“新发现闽东文书的整理与清代乡村社会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暨南大学教授周正庆来到宁德,同闽东多个县市博物馆的馆长商讨,准备在已完成周宁、寿宁、柘荣、屏南、古田5个山区县家族文书编辑出版的基础上,继续完成蕉城、福安、霞浦、福鼎4个县市区及闽东畬族家族文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计划于今年底完成共10卷20册约1100万字的闽东家族文书系列丛书。

  这项浩大的文献工程始于5年前的一次偶然。当时,周宁县博物馆馆长郑勇从拆迁旧房的工人手里,陆续收购了8000多份民间文书,用麻袋装了放在博物馆。正在当地进行学术考察的周正庆恰好看到,激起了极大兴趣。之后,在暨南大学历史系与周宁县博物馆共同倡导下,邀约柘荣、寿宁、古田等县博物馆展开合作,并进行抢救性的收集,目前已收集各类民间文书10万多件。

  去年11月,由周正庆、郑勇主编的《闽东家族文书》五卷十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学者已相继整理出版了闽北、闽南、闽西等地的民间文书,但闽东文书的收集出版是个缺口。因此,《闽东家族文书》的出版,填补了我省相关领域的空白,对研究闽东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乡村民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以契约精神构建诚信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簿纸载满民事民情

  长期以来,闽东文书未引起外界关注,因山区雨多雾重,纸质文献保存状况不佳。周正庆与郑勇带领的课题组主要采取“入户拍摄,文书归还原主”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通过县博物馆、乡文化站、村文化协管员的三级网寻找民间文书持有人并进行沟通,对所持文书拍摄整理后归还收藏者。对于一些保存状态较差、关联性较强、有损毁危险的,或持有者愿意出售的文书,博物馆进行收集持有。

  在周宁县纯池镇前溪村村民许敦华家中,记者见到了他保存的家族文书。这些充满沧桑的纸张有分关书、订婚单、山地契约、田地契约、协议书、择日单等几十份,最早的写于清代顺治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许敦华说,这些薄薄的记载时光的纸张,让他清楚看见家族的历史,是宝贵的民俗材料。翻阅这些文书,可以看到家族兴衰、经济生活,可以了解婚丧嫁娶、奇闻轶事。例如寿宁黄氏家族文书里,就有一张记载“租妻生子”的奇葩契约。

  周正庆的收集中,清代屏南县长桥乡周佳山村胡氏家族的文书共88张,契约关联性很强,其中有一帧三联卖地红契,清晰地反映同一块土地从绝卖田底权,到尽卖田面权,至最后卖断田底与田面权的完整过程。十几年的流转清晰呈现,百余年前的历史,今人信手拈来。

  县域文史研究的高校模式

  在周正庆看来,新发现的闽东文书“故事性强、关联度高,具有为清代至民国初年闽东乡村社会经济史、社会史、法律史、民俗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史料的学术价值”。他强调,这些发现将为研究中国文书在清代至民国初年的演变提供实物证据。

  为了进一步推进闽东文书的研究,2018年11月,由周宁县人民政府与暨南大学文学院共同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出版社的知名学者,在周宁举办了首届契约与诚信闽东学术研究会暨《闽东家族文书》首发式。研究会举办期间,与会学者还参观了我省首个“闽东契约文书专题展”。

  也是在2018年,暨大文学院历史系与周宁县博物馆开展合作,共建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和“未来史学精英”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既增强了跨区域学术交流,也有利于周宁县文化遗产的挖掘与研究。通过同高校的合作,周宁县提升了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地域文史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闽东地区,探索出较为成功的工作经验。

  过去几年,暨南大学先后委派七批次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周宁县,就闽东契约文书的收集研究、地方民间信仰习俗、传统村落的调查与申报等领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如今,该校历史系对于闽东的研究已经拓展到闽东明清社会经济史、明代闽东海防、古矿业遗址调查保护等。此次周正庆主持的“新发现闽东文书的整理与清代乡村社会研究”,获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暨南学报》还专设了“闽东文书”专栏。

  展望未来,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表示,闽东民间文书的收集和研究,不仅推动了闽东区域史进展和中国家族史研究,还推动了福建文书乃至全国文书的学术研究。(本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许孙月)

编辑:张舒雯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一百台古董缝纫机亮相重庆 勾起市民“三转一响”年代回忆

    4月10日,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展出的100台古董缝纫机,吸引市民眼球。本次展出的100台缝纫机来自一百个品牌,其中国产缝纫机79台,产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的缝纫机21台,种类包括工厂制造鞋包的工业缝纫机和家用缝纫机等。

  • 浙江建德:体验清明民俗

    浙江省建德市梅城幼儿园举办以“寻味家乡 清粿飘香”为主题的清明节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清明粿,体验当地清明节传统习俗。

  • 江西瑶里春色美

    4月3日,游客在瑶里古镇游玩。 时下,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的瑶里古镇风景如画,吸引不少游客。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春风十里好读书——武汉工人文化宫职工读书活动综述

  • 优势栏目

    “新青年 耀青春”纪念五四百年系列活动揭幕

  • 优势栏目

    喜迎“三月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