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文学史,鲍鹏山写得有些“任性”-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一部文学史,鲍鹏山写得有些“任性”

2018-07-27 15:35:39 北京晚报

  《中国人的心灵 ——三千年理智与情感》  鲍鹏山 商务印书馆

  一部文学史,鲍鹏山写得有些“任性”

  文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人才,而是为了让每个人的内心变得柔软

  陈梦溪

  鲍鹏山写的文学史《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其中一章写到两首文学史上并不是那么著名的词:《忆秦娥》(萧声咽)与《菩萨蛮》(平林漠漠)。这两首词因是否为李白之作而引发学术界的关注与争议。于是鲍鹏山在分析的开头写道:我今天就这么不讲理一回,和学者们的“学术规范”开一回玩笑。他们把艺术讲成僵尸,讲成庸俗肤浅的政治经济学与夫似通实不通的考据学,把作家讲成只会简单条件反射的低级动物。……过分的“学术化”是艺术与心灵的终结。可想而知,这部文学史是感性的、个性的,也是有趣的,新奇的。

  鲍鹏山除了文学史上公认的陶渊明、李杜、苏辛、曹雪芹等大家,还不吝笔墨写了许多“遗珠”。文学史往往一笔带过的谢灵运、鲍照、左思、刘琨等,他都用了单独的篇幅去写——倒不是写他们对文学史的贡献,而是他们的诗歌中露出的与我们内心相通之处。他写谢灵运用了一个双关“没安好心”,虽是小人却不讨伐,分析他为何山水诗中充满奇绝险峻,全无陶渊明的安然闲适:“他游山玩水,竟然一日百六七十里,这哪里是游玩,这简直是在赛跑,是和自己烦躁的心赛跑,想把它丢在后面。”“王杨卢骆”在他心中也有不同于文学史上的排名,他最爱卢照邻,洋洋洒洒写《长安古意》的繁华恣意与诗人的冷眼旁观,似乎与初唐气象格格不入,但此“非典型”之处又别有动人之处:赶上了好时代,但偏偏垂死病中,无法尽享。

  除了文学,鲍鹏山还会将文字背后的价值观做出哲学和社会学色彩的解读,甚至是用现代哲学的体系去观评古代艺术,这样一来,就得到了富有当下精神的别样视角。比如在写两晋南北朝文学时涉及到“竹林七贤”,鲍鹏山即将每个人迥然的个性与价值观做了区分,他们出身不同、境遇不同、性格不同导致了他们拥有不同的世界观,文风自然也天差地别,不能因为传统的文学史习惯于将同个时期的几位文学家并为一列,就面目模糊地混为一谈。

  在写诗人阮籍一章时题目是《生存还是死亡》,这句莎士比亚名言一下点出了他本人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悲观主义、怀疑主义气质。他写道:“阮籍一方面忧生惧死,另一方面又不免觉得这样活着太无聊。前者出自生命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动物性的;后者出自对生命尊严的理性思考,是人性的。所以他发出疑问: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通过大量阮籍诗歌的解读剖析出他是个几乎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充满了对世界及人生不确定性的忧虑,让人不禁联想到德国哲学家尼采。

  总被一同提及的另一诗人嵇康,作者认为他有着阮籍到不了的高度,与前者的颓丧懦弱相比,嵇康“有拼却一死、绝不苟且”的勇气。文学不是象牙塔中的智力游戏,嵇康指出了人性的伟大,而阮籍指出了命运的伟大。鲍鹏山二十年前初读阮籍时,对他的个性不太欣赏,更喜欢刚烈的嵇康,甚至在发表的不少文章中对阮籍有贬低和揶揄。写作这本文学史的时候他已年近半百,忽然意识到自己此前的不宽容,“对人性的丰富性还缺少更宽广的认知与同情”。实然,读文学史不仅仅是看到名家名士的风流与苦闷,更能够通过这些联想到自身,文学最大的力量就是由彼及此的力量。如璀璨繁星的文学作品中,总有一些是与某个个体心灵相通的,我们以现代文明的视角看,一些在文学史中饱受诟病的诗歌与诗人,是否才更具有人性,更接近我们自身。故而鲍鹏山感慨:中国文学史太丰富了,丰富得让人奢侈,让人不懂珍惜。很多杰出的诗人及其诗作,我们都随手放在一个地方……不管他在这个地方是否委屈。

  “它太不像文学史了。”鲍鹏山在后记中说,他受恩师贺圣遂先生之邀,花了三年写成了这本“特别的文学史”。他长期在高校教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此段经历已有二十多年。他一直都觉得,讲述文学史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偏重学问、研究的,追本溯源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于文学的传承,尤其凸显在对每一种文气、文学风格、文学流派的追本溯源。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写论文。另一种,是以让人们喜欢文学、爱上文学为目标的传播方式。《中国人的心灵》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从感性的角度来述说中国文学史,确有些“任性”。

  文学即人学,《中国人的心灵》基于文学史书写,从文学活动出发关照作者与读者、典型人物与典型性格的发展与互动过程,回归与放大“人”的心灵世界,从而穿越时空,引起与今人的广泛共鸣。在写作视角与行文特点上感性而灵动,读来使人兴会淋漓、大呼过瘾,无怪乎有人说读这部文学史“比读小说更精彩”。文学是可以分析的、文学史也是可以学习的,但文学此中的真意,非用感性不能体会,况且就算明了,也多半“欲辩已忘言”。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相伴阅读过暑假

  • 优势栏目

    黄梅戏版《党的女儿》首演再续历史经典

  • 优势栏目

    “又见”系列首次走出国门 演出场馆全是“中国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