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被文字滋润过的人是美丽的——记邹韬奋之女邹嘉骊的文字生涯

2018-05-07 07:38:19 文汇读书周报

  这一瞬间,我决定先写邹嘉骊!

  “屡劝勿听”的小妹,成了韬奋事业的后继之人

  认识邹嘉骊整整43年。1974年,她曾经编辑过短篇小说集《农场的春天》,一批知青作家由此开始走进读者视野。1975年,上海农场局成立三结合创作组,准备集体写作长篇。孙颙、杨代藩和我,分别从三个农场被抽调出来,很荣幸地和专业作家郭卓、出版社编辑邹嘉骊一起“三结合”,在瑞金二路450号出版社招待所里,每天读小说,讨论和构思。那时我很幼稚,没有想过“集体写小说”这个“新生事物”是否合乎文学规律,我只是珍惜这个难得的接近文学的机会。我们日复一日苦思冥想,讨论来讨论去。邹嘉骊每天到出版社上班,一有空就过来,坐在一旁静静地听,哪怕我们争得面红耳赤,她都不动声色,不做评判。那年,她去四川组稿,回来后得了乙型肝炎,住在瑞金医院传染科病房,我们三个知青十分焦急,几次去看她,隔着铁门栏杆,像探监似地和她相望。她呢,在铁门里和我们说话,很轻松的样子。

  后来,农场创作组解散,我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农场。但是我们与邹嘉骊的友情没散,一年半的朝夕相处,我从她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她从不以邹韬奋的女儿自居,总是那样谦虚诚恳。她从小生病,离不开母亲的照顾,甚至,母亲挚友宋庆龄出国访问,还在为她的病操心买药。可是出得家门,邹嘉骊却是个热心照顾别人的人。她长我17岁,像大姐一样待我。我们去黄山茶林场采访,一路上她处处关心我,怕我碰着磕着。那时我正在恋爱,小吵小闹的事也不瞒她,她呢,耐心听我讲述,镜片背后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充满了善意和温情。她宽慰我,为我排解烦恼。我结婚后住在淮海路,离她家很近,经常一抬腿就到她家去,后来还带儿子一起去。她们母女俩,只要一见到小孩,就两眼放光,眉开眼笑。我在她家像在自己家一样自在。后来我爱人出国读书,为使我能安心工作,邹嘉骊的母亲安排我儿子进了中福会幼儿园全托。对此,我一辈子心存感激。

  今年,邹嘉骊88岁,离休20多年了。照理,她应该悠闲地享受生活,看书,听音乐,旅游……可她偏偏选择艰苦,继续与文字打交道。她这辈子,从书店营业员做起,当过出版社校对、出版社编辑,一步一步,与文字相伴了几十年。离休后的第一个10年,她和同事一起,编辑出版了《韬奋全集》;第二个10年,她编撰出版《韬奋年谱》。这两大工程前后花去20年,完工后,她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整理、注释宋庆龄和母亲沈粹缜的百多封信件。

  整理这些珍贵的信件,她深深感受她们之间高尚真挚的友情,内心感动不已。这些信,她怎么看也看不够。经过艰难梳理考证,2015年,《别样的家书》得以出版。她离休后出的这几部书,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瑰宝,可以说功德无量!

  邹嘉骊与文字的渊源,源于父亲的榜样和教诲。邹韬奋逝世时,她14岁。父亲为她留下遗嘱:“小妹爱好文学,尤喜戏剧,曾屡劝勿再走清苦文字生涯之路,勿听,只得注意教育培养,倘有成就,聊为后继有人以自慰耳。”

  “屡劝勿听”的小妹,真的成了韬奋事业的后继之人!

  编撰“全集”和“年谱”,让她一步步走近父亲的内心

  1984年,邹嘉骊做《韬奋著译系年目录》。她四处收集资料,跑旧书店、图书馆,讨教父亲的一个个老友。那时还没有电脑,要做无数张卡片,梳理剪贴资料。她犯着气管炎,去徐家汇藏书楼翻阅工作人员从库房取出的散发着浓重霉味的资料;她锲而不舍,和韬奋纪念馆工作人员一起,在南京历史博物馆找到当年国民党扣押她父亲的11篇文章,欣喜不已。编撰《韬奋著译系年目录》同时,还带出一本副产品《忆韬奋》,这是她收集的回忆邹韬奋的文章结集。邹嘉骊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将繁琐复杂的工作,做得有滋有味。

  1987年,中国韬奋基金会成立大会之后,第一件事决定出版《韬奋全集》,并成立了韬奋著作编辑部,邹嘉骊是负责人。收集资料,编书,考验的是耐心和耐力,不可浮躁,不可急功近利。无数张卡片,无数份资料,一篇篇文章,复印剪贴,文字注释,最终汇成近800万字厚重的全集。同时,邹嘉骊还要应对来自编撰之外的干扰,困难可想而知。幸运的是,和她一起的都是五六十岁的资深老编审,个个认真负责,不计名利。每每念及他们,邹嘉骊就会动容。

  为了查找父亲资料,邹嘉骊需要阅读与邹韬奋关系密切的黄炎培的日记,手稿在哪里呢?她四处打听。终于得知,黄炎培日记收藏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不外借。经过联系沟通,对方答应她去查阅。她立即赶往北京,和二嫂朱中英一起,花了近十天,找到许多资料,一人阅读,一人抄录。那种收获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

1 2 3 共3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凤凰的魅力

    阳春三月来到凤凰小镇,这座江边小城,在烟雨中静静地躺在南华山的臂弯中,任由多情的江水从身边幽幽地流淌。

  • 【陋室观复】网转署名难在哪儿?

    前些日子看到俺的一篇文章有很多网络媒体转载,心里有点嘀咕:那么多有见识的文字无人问津,这个一般般的文字怎么反而很受欢迎啊?

  • 茶中日月长

    一个人喝茶,与沉默无关,与心情有染。独坐在有淡淡阳光斜入的房间里,面前是一盏清雅绿茶,淡绿色的汤汁像春天的颜色,诱惑我轻呷品茗。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斗牛狂欢节传递云贵非遗文化

  • 优势栏目

    朗读,需要理由吗?

  • 优势栏目

    八旬钢琴大师再奏经典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