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马盛德:中华“非遗”守望者

2019-01-03 11:24:46 文汇报

  “金色谷地”的舞台多面手

  结束了3年的助教生涯,18岁的马盛德回到青海,在隆务河畔的“金色谷地”——也就是热贡,一待就是8年。沉入民间,浸润于精深的藏文化,滚打于基层舞台,这8年,为马盛德以后踏上舞蹈研究与“非遗”保护之路积蓄了后劲十足的能量。

  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马盛德是个多面手:既是演员、又当舞蹈教练,还担任编舞。他数度摘得全省乃至全国大奖,被收入由著名戏剧家曲六乙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1979年11月,马盛德作为青海省舞蹈界的一名代表,参加了中国文学艺术界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邓小平同志的大会祝辞。

  在马盛德创作的诸多佳作中,大型藏戏《意乐仙女》颇值一提。作为从民间藏戏到舞台藏戏的成功探索,《意乐仙女》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剧有8场戏,其中7场都是以大场面的舞蹈来支撑,编舞全由马盛德一人完成。1983至1985年,《意乐仙女》赴全国7个省区市巡演,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欣赏到了这朵瑰丽的“藏戏之花”。

  之后近10年,马盛德先后在青海民族大学、团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工作,频频穿梭于舞台、田野和书斋。他曾用3个多月时间,与同事一道在青海塔尔寺与僧人同吃同住,学习了解面具舞羌姆的服饰道具及图案色彩,舞蹈动作及象征含义,表演流程及严谨仪轨,运用摄像、图片、文字等手段完成了对羌姆乐舞的完整记录。

  回归书斋的大龄研究生

  35岁时,大龄青年马盛德迎来了人生的大转折——1995年他重回课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舞蹈史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这一转折的铺垫,是1991年夏季在兰州举办的西北地区“舞蹈生态学培训班”。

  参加培训的马盛德有幸认识了两位主讲的先生——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理论家资华筠和语言学家王宁教授。其时,在舞台上渐感体力不足的马盛德已在考虑转型问题,但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是困惑,因而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两位先生以“舞蹈生态学”启蒙了他,令他茅塞顿开,骤然窥见了斑斓的新世界。

  之后,马盛德尝试着运用舞蹈生态学的方法,以舞蹈的外部形态为切入点,把握舞蹈的动律、节奏、风格,研究舞蹈地理环境、历史源流、风俗习惯等生态因素对舞蹈的内在作用,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并因《玉树“求卓”藏舞的民族特点及现代变革》一文受邀参加了国际舞蹈会议。那种在大会上宣读论文的快乐,比起舞台上谢幕时的掌声,似乎带给他更为深层而持久的余波,于是,他认定了考研之路。

  从舞台转向书斋,一个感性,一个理性,本就是很大的挑战,再加上文化底子差、母语是撒拉语,英语得从ABC学起,马盛德破釜沉舟,干脆用整整一年时间脱产备考。

  那会儿,中国艺术研究院坐落于恭王府。恭王府是文保单位,不能新建房屋。研究生部的宿舍和教室类似于建筑工地的临时建筑,四处透风,冬天很冷,夏天酷热,因此有了两个雅号,冬天曰“耶路撒冷”,夏天曰“萨拉热窝”。学校没有清真食堂,一日三餐,马盛德就用挂面、鸡蛋、馒头、咸菜对付。恭王府附近,有个撒拉族老乡开了间餐馆,瞅见瘦成条儿的马盛德,那老乡总要抓起羊肉串塞给他。

  苦的是皮肉,乐的是精神。马盛德说:“我近距离地聆听了国内、国际一流专家学者的教诲。在读书与思考的过程中,我享受到了理论带来的快乐和内心的充实,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完全抵消了求学生活的清苦和艰难。”

  毕业论文答辩时,好几个同学被老师们的轮番提问给问哭了,马盛德往那儿一站,老师们的眼神里立即一致流露出同情和赞许:“老马,这几年你可真是不容易啊!”作为大龄研究生,马盛德被同学们唤作“老马”,年岁更大的老师们也跟着这样叫。

  马盛德的毕业论文《西北地区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婚俗舞蹈比较研究》写得很扎实。有关文献史料十分稀少,马盛德干脆下笨功夫,从家乡的街子镇、孟达乡开始,寻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多地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用田野考察的第一手材料来支撑对问题的研判。

  马盛德发现,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尽管有着同一种宗教信仰,但其各自的婚俗舞蹈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演变轨迹:撒拉族的《堆依奥依纳》已完全从生活中消失,回族《宴席舞》处于式微状态,而维吾尔族的《纳孜尔库姆》却一直兴盛不衰,这是由它们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宗教文化表现形式、社会进程、艺术本体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印证了在马盛德的童年里,为什么始终没有看到自己民族原生状态的舞蹈。而童年没有看到的,他在后来的寻访中看到了。1996年12月的一个冬夜,他来到撒拉族民间艺人韩阿卜都的小院。老人在炉子上烤了一些土豆招待他,两人边吃边聊。在马盛德的请求下,老人在月光下表演了撒拉族民间舞蹈《阿里玛》《依秀儿·玛秀儿》的一些片段,动作并不华丽但韵味十足。那会儿,马盛德生活拮据,无法购买摄像设备留下这珍贵影像,但他把这些动作学了下来,记了下来。

  马盛德又从渐行渐远的撒拉族婚宴舞蹈《堆依奥依纳》中挽留住了民族文化的些许遗珍。“举行婚礼”用撒拉语说就是“堆依奥依纳巴”,“堆依”是指骆驼,“奥依纳”是指跳舞,结婚和骆驼跳舞有关系吗?当然有。马盛德娓娓道来——

  相传700多年前,中亚细亚的一支英雄部落——撒鲁尔部落进行了一次大迁徙。他们牵上一匹白骆驼,带上一部《古兰经》,跋山涉水一路向东。将要翻越第30座大山时,驮经的骆驼不见了。大家四处寻找,终于在循化街子河东边沙坡下的泉水边看到了它,它此时已变作泉边一尊石头,《古兰经》在石上安然无恙。泉水清甜,土地肥沃,大家便在这里定居繁衍,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那池清泉被撒拉族人称作“骆驼泉”。

  撒拉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撒拉族人完成历史传承的最直观方法,便是在婚礼上跳骆驼舞,以朗诵、吟唱和简单的舞蹈动作,在“你从哪里来”“你怎么来”的答问和演示中,完成对先民伟大功绩的追念。

  如今,骆驼舞不跳了,而“骆驼泉”口述传说和撒拉族婚俗,则双双成为国家级“非遗”。撒拉族婚俗有着“变”与“不变”,变的是骆驼舞这一文化表现形式,但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核并没有变,其基本的婚礼仪轨依旧,是不断发展并融入现代生活的“非遗”。

  如今,马盛德在学术研究方面已有不少成果,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先后出版了《人神共舞——青海宗教祭祀舞蹈的考察与研究》《中国民舞》《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等专著,其中《中国民舞》被推荐为“首届全国百种优秀民族图书”。

1 2 3 共3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从卫浴到文创 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

    浙江省建德市一家传统卫浴公司,在2014年融入“文创+”概念,创办“铜师傅”品牌,转型设计制作铜工艺品,与国家博物馆、漫威公司、韩美林工作室等达成战略合作,开发出系列纯铜工艺品,销售业绩节节攀高。

  • 乡村非遗文化展演迎新年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举办新年“非遗文化艺术节”活动,濮院镇下属多个乡村的传统美食制作、手工艺品、非遗文化表演等乡村特色非遗项目在濮院镇中心广场进行集中展示展演。

  • 福建:元旦文化和旅游假日接待游客1184万人次

    假日期间,福建全省各种文化活动、节庆活动好戏连台,非遗项目展演、民俗文化之旅、红色旅游等受到广大游客青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抖音上的国乐:一位二胡演奏家文化传承实践

  • 优势栏目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5周年 山东举办毛泽东诗词书法展

  • 优势栏目

    “纪念周汝昌诞辰一百周年暨周汝昌纪念馆开馆”系列活动举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