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头的编年和俎技史-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狮子头的编年和俎技史

2018-08-16 15:36:35 北京晚报

  吴正格

  狮子头是扬州以及江南一带的民间名馔,清中叶谓“大劗肉圆”、“葵花肉丸”,同光时期改称“狮子头”。民国初,狮子头经由在北平开设的同春园、玉华台、五芳斋等著名的江苏菜馆传到北方,北方的菜馆后来将其改良,谓“四喜丸子”。

  乾隆年间,扬州盐商童岳荐会同几个吃友,合编菜谱《调鼎集》,卷三中录有大劗肉圆的做法:“取(猪)肋条肉,去皮,切细长条,粗劗,加豆粉、少许作(佐)料,用手松捺,不可搓。或油炸,或蒸[衬用嫩青(注:鲜蔬)]。”“劗”义为剪,在这里当“斩”用,即将猪肋肉斩成粗粒;“用手松捺,不可搓”是说团肉圆时不能搓来搓去,轻团成形即可。

  嘉庆年间一个叫林兰痴的人著有《邗江三百吟》,其中提到了葵花肉丸,前序曰:“肉以细切粗劗为丸,用荤素油煎成葵黄色。俗云葵花肉丸。”其诗是:“宾厨缕切已频频,团此葵花放手新。饱腹也应思向日,纷纷肉食尔何人。”试想那肉丸子一一下入油中,待煎至两面呈金黄色,不就像一盘向日葵吗?其实这咏的也是大劗肉圆,变通个说法而已。

  而后,光绪年间曾在宫中任过内阁中书的徐柯编撰《清稗类钞》,其饮食卷中记载:“狮子头者,以形似而得名,猪肉圆也。猪肉肥瘦各半,细切粗斩,乃和以蛋白,使易凝固,或加虾仁、蟹粉。以黄沙罐一,底置黄芽菜或竹笋。略和以水及盐,以肉作极大之圆,置其上,上覆菜叶,以罐盖盖之,乃入铁锅,撒盐少许,以防锅裂,然后以文火干烧之。每烧数柴把一停,约越五分时更烧之,候熟取出。”这是大劗肉圆谓“狮子头”后的推演做法。铁锅隔罐烧烤,由于盖封,使得香气不外溢,成菜汁醇味酽。虽然费点儿事,但是技术含量很高。

  大劗肉圆或葵花肉丸,为何改称“狮子头”?从徐柯所记蠡测,可能有两种原因。其一是肉圆的个头挺大,饪熟过程中外表的一些肥肉粒会溶化呈回缩状,而那些瘦肉粒就相对显得突出,加上肉圆入罐时不会很圆,因而成菜像脑袋,给人毛毛刺刺的感觉,善于联想的人就喻其为“狮子头”。这种比喻虽夸张,但灵动而幽默,便被人们传开了。另一原因或许与元人李京的《云南志略》有关,“北胜州有狮子柑,状如狮头而色黄,其味最甜”,因此柑与大劗肉圆的形状相仿,颜色相近,便“柑冠肉戴”了。胜州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一带,写《云南志略》的李京是如何知道塞北之地出产狮头柑呢?答案可能是忽必烈的蒙古军曾至云南,狮头柑也许被传袭过来而为南人所知;况且李京称“其味最甜”,他应该是品尝过的。后来南宋被忽必烈统一,狮头柑又可能被南迁的蒙古人传到江南,使此柑之名有了转捩为馔名的“前结构”。

  谁是始谓狮子头者,虽难以查考,但改称狮子头的朝代,倒可探其大概。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中记有狮子头:“我的同学王化成先生,扬州人,幼失恃,赖姑氏扶养成人。姑善烹调,化成耳濡目染,亦通调和鼎鼐之道。化成官外交部多年,后外放葡萄牙公使历时甚久,终于任上。他公余之暇,常亲躬刀俎,以娱嘉宾。狮子头为其拿手杰作之一,曾以制作方法见告。”梁说的这件事是在民国前期,王化成从姑氏那里传承了狮子头的做法,而姑氏能做狮子头,不会自悟其道,这便有两种可能:一是她的前辈传下来的;二是从家厨或外厨那里学到的。这可说明此馔在清末的扬州已很时尚,毕竟时尚之馔不会一蹴使然,总要有扩扬的过程。如是这样便可蠡测,乾嘉时期的大劗肉圆、葵花肉丸被更名为狮子头的时间似在道光以后或咸同时期。

1 2 共2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红原:文旅融合为边远藏区发展破题

  • 优势栏目

    写历史的人步入历史 缅怀当代著名作家凌力二三事

  • 优势栏目

    虞顺祥:讲拉丁文的小熊维尼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