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蒙古族传统角弓制作技艺:100多道工序,潜心研究20年-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化头条

抢救蒙古族传统角弓制作技艺:100多道工序,潜心研究20年

2019-04-01 07:46:10 中工网-《工人日报》

  诺敏至今清楚地记着自己和角弓的第一次结缘。1999年,当时担任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新闻记者的他,在赤峰市翁牛特旗那达慕大会中做采访工作。一位60多岁的其木德老人,拿着一把珍贵的祖传牛角弓参加比赛,诺敏第一次见到蒙古族角弓的真实面目,就被深深吸引。

  史料记载,蒙古弓箭延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解放初期,角弓比赛给国家和内蒙古带来了许多荣誉。但在1959年后,由于国内开始推广国际弓,蒙古族传统角弓逐渐消亡。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角弓制作技艺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和保护。诺敏心里觉得非常可惜和不舍,所以他下定决心将这个文化传承扛在肩上。

  想要传承角弓,首先要学习制作技艺,在多次失败中他逐渐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他还亲自将三位蒙古国弓箭艺人老师接到内蒙古来,从老师那里学习真正的制作弓箭手艺。在他的学习传承之路上,内蒙古的许多老艺人也给了诺敏很多指点帮助。

  手工制作一把弓,前后需要完成100多道工序,制作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极高,耗时最起码需要半年时间,需要花费很多心血,但是诺敏从未放弃。

  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几近消失的角弓在内蒙古重新燃起兴旺之火,诺敏的弓箭制作工艺已经列入内蒙古标准化院中,也获得了国家级专利。至此,弓箭在内蒙古真正恢复起来了。

  虽然弓箭传承失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在重新恢复过来之后,内蒙古的老百姓、牧民接受得非常快,弓箭文化发展得特别迅速。弓箭已经列入内蒙古自治区全运会中,成为正规比赛项目。

  诺敏说,除了制作技艺,弓箭的教育价值也是传承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一把结构简单的弓箭,包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为人必须要像一只箭一样正直,同时充满韧性。蒙古人的祖先阿伦高娃曾用五支箭教育后代,要像这捆绑的五支箭一样精诚团结,这样的思想伴随蒙古人一路走来,弓箭成为民族精神中不可分离的象征物件。(记者 李玉波)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清明将至 缅怀“无语良师”

    清明节前,来自浙大医学院的三百多名师生和百余位社会人士来到浙江大学的“无语良师”碑前参加缅怀活动,向702位为医学教育、研究事业做出贡献的“无语良师”致以敬意。 “无语良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

  • 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用“培根铸魂”来形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义...

  •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化导向作用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面孔”时尚秀

  • 优势栏目

    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将于4月20日举行

  • 优势栏目

    西班牙前首相领略中国手工艺之美 感受中国手工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