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化头条

文学巨匠的青春这样修炼

2019-03-18 09:16:07 北京青年报

  托尔斯泰

  成长与长大不同

  不止是青春修炼

  在《童年》《少年》《青年》中,形形色色的场景由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观察联结在一起,由一个孩子理解生活的视角组合在一起,而且浸透着生活的喜悦、童年的诗意和纯真的情感,弥漫着浓厚的田园气息,同时折射出托尔斯泰作为“俄罗斯的良心”的心理基础。

  《童年》不仅是列夫·托尔斯泰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而且是托尔斯泰的处女作。《童年》折射了作家在童年时期的贵族生活。《少年》以小主人公离开家乡去莫斯科上学为开端,因为在这次旅行中,他第一次看到熟知的一切原来还有另一面,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发生了“精神上的转变”。小主人公开始看到贫富的差别,产生了“平分”的愿望,这是他最初的生活见解和愿望。更耐人寻味的是,托尔斯泰安排小主人公在取消农奴制的前夕开始意识到贵族生活中存在着不公平。

  在《青年》中,小主人公的天地更广,交友更多。在朋友的影响下,他开始有了对生活的新见解,开始产生改造全人类、消灭所有罪恶与不幸的理想。同时,这个孩子的目光不仅投向外部世界,而且开始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部“自传三部曲”所展现出的托尔斯泰的青春修炼体现在“成长”中,而这种成长又和一般意义上的“长大”有所不同。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志耕在译者序言中做了详细的解析:“……这就是托尔斯泰的成长观:人在童年时代一方面是纯真的,一方面靠着某些本能生活,所以,他需要把这些生物性本能清除掉,才能真正成为只靠灵魂生活的人;然而,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被世界污染的过程,所以,当人步入成年的时候应该努力回归童真。”

  在王志耕老师看来,阅读托尔斯泰的意义当然不仅是一种“青春修炼”那么简单:“我要说,托尔斯泰的意义远不止对十九世纪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对人类未来的精神发展的永恒预言。”

  高尔基

  童年记忆中的小故事

  组成《童年》等三部曲

  1906年,高尔基对一位知名出版人说:“我有许多写作计划,而且正在考虑写自传。”此后,他多次表示想写自传。1910年,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说:“我很了解俄国的生活和文学……总有一天我要写我的自传,真实地记录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的小说中证实那些有时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心态。”

  1913年1月29日,高尔基在给《祖国纪事》的信中写道:“我可以给您提供一些我童年记忆中的小故事,我相信这些故事有意思。”这些故事组成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也是列宁去世前在病床上反复读的书。

  称《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青春修炼,恐怕是当之无愧的。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魅力不仅来自作品丰厚生动的内容和富于启迪意义的形象,也来自作品的艺术成就,来自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创作自传体三部曲的时期,是作家一生创作中最辉煌的阶段。现实主义是他观照现实、把握生活的根本艺术法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汪介之在序言中如是说。

  文/本报记者 张知依

  统筹/满羿

1 2 共2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榜样的力量——雷锋精神国际公益海报设计邀请展”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启幕

  • 优势栏目

    “中国梦·劳动美”第六届全国职工摄影展征稿启事

  • 优势栏目

    草原号动车“闹元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