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成绝响,人间再无查大侠-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化头条

笑傲江湖成绝响,人间再无查大侠

2018-10-31 10:23:41 南方日报

  

  

  笑傲江湖成绝响,人间再无查大侠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岁 

  10月30日,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本名查良镛,见右图,新华社发)逝世,享年94岁。

  作为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金庸对诸子百家、佛经道藏、诗词歌赋、医卜星象等都了然于胸,笔下文章传统文化交织民族大义。在金庸手上,武侠真正成了中国通俗小说的大类别,“金学”更已成为业内“显学”。

  金庸赋予了传统武侠新走向,如今,笑傲江湖成绝响,人间再无侠客行,但金庸的武侠世界早已留驻在过半数中国的人记忆中,即便岁月更迭、时代变迁,也永不消散。

  著名学者冯其庸认为,“金庸的出现,是当代文化的一个奇迹。我敢说,在古往今来的小说结构上,金庸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新武侠小说开创者”

  用雅致的文人笔法,写出通俗的民间故事

  金庸出身在一个破落的旧贵族家庭,因家中藏书丰富,儿时的金庸每天以读书为乐,这为他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金庸小学毕业时,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失守。那时候,他不得不跟着家人背井离乡,只能靠“战区学生救济金”维持日常生活。

  国学大师饶宗颐曾经这么评价金庸:“身如芭蕉,心如莲花。百节疏通,万巧玲珑。”

  1947年,他大学毕业后进入新闻业,在《大公报》当电讯翻译。1953年,做新闻的他半路出家,遇见了改变他整个命运的武侠小说。那时,金庸到刚创办不久、隶属《大公报》的《新晚报》做副刊编辑,他开始写影评,同时兼职编剧本。当时的报社急需小说连载,金庸仓促上阵,但却从此成就了自己的不朽成就。《书剑恩仇录》可谓“一文惊天下”,当时金庸基本上每天写一篇,一写就是两年,锋芒直逼梁羽生。《书剑恩仇录》成功之后,在短短的三年内,金庸连续创作了《碧血剑》《雪山飞狐》和《射雕英雄传》,一时间风靡全港,和梁羽生、古龙一起被誉为“新武侠小说的开创者”。

  直到1972年金庸在完成《鹿鼎记》后封笔,金庸写武侠写了近20年,完成《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等总共15部长篇武侠小说,也形成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

  “改革开放之初,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是最早引进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地方,后来,武侠小说改变了整个文学的格局”,中山大学教授黄树森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后期,金庸的小说进入内地;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山大学有一批年轻的学者开始研究金庸的武侠小说,例如当时还是研究生的刘卫国、施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著有《点评金庸》的施爱东用“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故事家”来形容金庸。在他看来,金庸的作品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讲好了“中国故事”,作品中的人物是“最中国的人物”。“在金庸的作品中,人物的行事方式、思维方式都凸显了中国人的性格,故事结构和写作手法上又带有民间故事色彩,因此非常符合中国读者的口味。”

  创办《明报》投身商海

  两次接受《南方日报》专访,谈办报思路

  金庸一生有“两支笔”,一支是写武侠小说的“侠笔”,另一支是写报纸社评的“健笔”。很多人既喜欢看他的武侠小说,也喜欢他犀利的文风社评。

  金庸跳出了“作家”这一身份,左手办报纸,右手写小说,把中国古典文化与电影娱乐结合,创造出了一个举世无双的想象世界,且把一家华文传媒办成了现代企业。

  1959年,35岁的金庸用全部稿费积蓄作为本金,投身商海创办《明报》,开始实践心中更大的报人理想,打造他的报业新天地。《明报》的销量起初并不尽如人意,甚至一度面临倒闭。为了挽救报业,金庸用武侠小说来支撑报社走过了最艰难的创业阶段。当时连载的《神雕侠侣》更是风靡全港,让报纸的销量节节上升。

  作为老一辈“报人”,金庸对媒体有很深的感情,还曾两次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2007年,金庸还曾亲笔题字:“向南方报业读者问好”。

  2003年10月18日金庸受聘为中山大学名誉教授,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作为“过来人”的他曾勉励年轻记者:“做人要光明磊落,办报要明察是非。”

  2007年,金庸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再次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采访,鹤发童颜的金庸思维敏捷,对答如流。

  当记者提问:“学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实用价值呢?”引来金庸反问:“如果人类只重视技术而忽视情操,我想,这与动物又有什么区别?”纵观金庸小说中的人物,陈家洛出身高贵之家,而韦小宝比较寒微,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金庸想赋予读者新的想象力,鼓励读者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迎难而上。

  针对年轻人的成长,金庸寄语:“学习,当然是学习!年轻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学做学问,才能武装自己。其次是学做人,做人很简单,就是要做正直、坦荡的人。”

1 2 共2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国际时装周在京拉开帷幕

  • 优势栏目

    第63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开幕

  • 优势栏目

    四川首家民办航空博物馆进展顺利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