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不光是风花雪月或消费主义-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产业

海派文化不光是风花雪月或消费主义

2018-11-22 10:38:58 文汇报

  ■本报记者 许旸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就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城市”,不少人说上海繁荣与当时美英法租界有关,但其实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建立起来的“自开埠地”的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洋租界,而这个地方就在宝山。日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史专家李天纲做客行知读书会,解读北上海的“城市之眼、长江之睛”宝山以及宝山背后的海派文化。

  作为明代的抗倭前线,清代的海防重镇,宝山既有唐韵古刹,也有宝山烽燧。步入近代,先辈以开埠为机缘,依海带江,立潮头,开风气,领先机,潘光旦、张君劢、张嘉璈、陶行知、丰子恺、陈伯吹,或生斯长斯,或托宝山而展拳脚,乡贤云集,人文荟萃。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抗战御敌,宝山时时都在第一线;现代经济、现代文化、铁路码头、工厂实业、新式教育,宝山分外夺目。在李天纲看来,宝山发展所折射的海派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海派不单单是商业、娱乐,或是消遣、消费,它骨子里面有很多厉害的东西——现代科学、高等教育、先进技术、文化气节、人文精神。“有些人认为上海就是风花雪月,说的就是小资。其实不是的,海派文化有其铮铮风骨存在于民间社会,这个不能被抹杀。”

  众所周知,宝山有吴淞口,是黄浦江的入海口,一直为上海港船舶进出长江口的咽喉门户,“但是,为什么黄浦江的入海口不叫浦江口,偏叫吴淞口?”李天纲说,永乐二年(1404年),黄浦江穿入吴淞江,从此“江浦合流”,共用一个入海口,吴淞口的老地名也就沿用下来。宝山的山,就来自永乐十年(1412年),作为航海标志而堆起来的土山。清雍正二年,宝山正式成为一个县,虽说是新县,可当时富有的几个老镇都归它管辖。如今我们常听到“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称谓,可见当时富庶。

  1842年上海开埠,可以说,上海的发展首先就是从宝山开始的。1876年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建成,连接的两端就是苏州河北与吴淞口。1897年中国人在原址又修建了一条新路。从此,宝山变成了通商的大型商埠。

  “最早的市政建设,也是从宝山开始。1890年代中国人在宝山‘自开埠’,开电厂,修马路,建学校,搞实业。尤其是1907年张元济带领着商务印书馆四五千名员工入驻江湾镇南面宝山路,建立了超级现代化的商务城,修建了亚洲最大最重要的东方图书馆,30万书籍典藏,10万江南藏书家贡献的珍贵古籍。这是很了不起的。”李天纲说,1905年左右,吴淞镇一下子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最集中的地方,如同大学园区,起因是马相伯和于右任等人把新创立的复旦公学从徐家汇搬到吴淞,宝山人袁希涛是清末学制改革的关键人物之一。袁氏和“状元实业家”张謇、淮军名幕僚马相伯等一起办“江苏教育会”,他就努力把清朝洋务练兵空余下来的炮台湾,吴淞镇营房拿来办学校。

  到了1930年代,为了抗衡租界,“大上海计划”在江湾镇大兴土木,建政府大楼、图书馆等一应设施。“海派文化和商务印书馆新式事业联结在一起,中国各种各样新的文化事业,很多全都在商务印书馆做。该馆当时已经深入宝山县境,就在江湾镇的南面,所以海派文化和商务印书馆与宝山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宝山能够成为海派文化源头的主要原因。可惜的是,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人把它们全都付之一炬。当时炸完后的灰烬三个月不尽。”李天纲说,江湾当时高等院校林立,走出了一大批代表海派精神的仁人志士,马相伯、盛宣怀、张謇、黄炎培、潘光旦、陶行知等等,他们办的教育、实业,对上海、对中国的影响至今仍在。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候鸟来的季节

    地处江西北部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丰富的湿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越冬候鸟的“最爱”。

  • 河北石家庄:传统戏曲进校园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主办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华南大街小学,通过专业戏曲演员的传统曲目展演、交流互动、戏曲知识讲解等内容,使学生“乐在戏中”,零距离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

  • 吴为山就任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

    中国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就任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仪式14日在巴黎举行。仪式上,吴为山接过就职任书,正式成为继著名画家吴冠中之后就任该院通讯院士的第二位中国艺术家。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文莱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反响热烈

  • 优势栏目

    “柏林圣诞花园”灯光秀开幕

  • 优势栏目

    西安街头现200米“Q版”唐仕女彩绘墙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