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维伯:一辈子做一件“小”事-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产业

傅维伯:一辈子做一件“小”事

2018-11-06 07:56:53 北京日报

  一颗不服输的心成就业界传奇

  如果仅有一个人艺小剧场,傅维伯还不足以成为业界传奇。他仿佛有“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2004年,调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傅维伯,开始筹备东方先锋剧场(现国话先锋剧场)。2005年,新剧场开业,很快这里成为可以和人艺小剧场匹敌的新地标。因为深挖潜力,演出场次最多达到336场,有时候一天能有两场演出。

  听到“金手指”的说法,傅维伯苦笑着说:“哪有什么金手指,都是一天天硬挺过来的。”到东方先锋剧场时,剧场连幕布都没有。剧场楼底下就是兴业银行,他跑去办贷款,可人家从来没有见过事业单位向银行贷款的。最后,好不容易拆借了15万元,第二个月就交了13.6万元的房产税。那时候,工作人员盯一晚上演出,只有10元钱。索要拖欠工资的人,还曾经把办公室砸了。一开始,市场并不认可这个剧场,实在没戏演的时候,他干脆自己投资了一部小剧场音乐剧《玩偶》。

  在最困难的时候,之前那些不计回报的付出为他带来了温暖和光亮。随着著名音乐人、导演张广天在东方先锋剧场连续做了几个戏,这个剧场终于被慢慢带热了。

  眼瞅着小剧场的热度越来越高,傅维伯也把自己的工作范围拓展到剧场之外。他参与发起创立并组织了“全国大学生戏剧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体制外优秀青年导演作品展”等专门培养青年戏剧创作者的平台,黄盈、邵泽辉、赵淼、王翀、李建军等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年青一代导演,都是在这些平台上成长起来的。

  在挖掘优秀青年戏剧人才的同时,傅维伯还非常注重戏剧观众的培养。在他主管过的每一个小剧场,价格优惠的学生票都占到了总体票房的很大比例,“想要培育和健全演出市场、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戏剧文化产业,一定要在观众群体的学生时代就培养他们对戏剧艺术的持续兴趣和爱好。只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场,演出市场才能真正蓬勃发展起来。”

  记者手记

  退休依旧为中国话剧奔波

  如今已经退休几年的傅维伯,虽然身上没有什么职务了,但依然在为中国的小剧场奔波忙碌。接受采访时,他刚刚从法国回来,“我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发现,前去演出的韩国、日本等国的戏剧团体都有专门的操作机构,而中国的戏剧团体则是各顾各,这样很难提高中国小剧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了搞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做,他连续五年去阿维尼翁考察,其中两次都是自己花钱。

  一个退休的老人还对小剧场这种年轻人的事儿这么热情,看上去似乎有点难以理解,但傅维伯觉得自己就是有一种责任感,“我是在完成自己的心愿和理念,这也是中国戏剧应该完成的追求。中国经济强大了,但我们的戏剧却没有推广起来,得有人操心,起码在重大的戏剧节要有中国人、中国文化的亮相,要体现出我们的影响。”本报记者 牛春梅

1 2 共2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年夫妇的爱变黑,就像血变干”

  • 优势栏目

    美国两大博物馆长互换,努维尔“马赛曲”完工

  • 优势栏目

    我的“新闻四部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