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读懂非遗之美 传承技艺之根-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产业

石河子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读懂非遗之美 传承技艺之根

2018-06-06 10:10:02 光明日报

  2.传承必须从学习最基本的知识做起

  石河子大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7月,也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57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之一,还是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单位”之一。

  2013年,郑亮主持的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多民族地区传承节日文化的信息获取和展示技术应用示范”,填补了新疆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随后,石河子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相继承担了“兵团军垦特色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新教育示范”等多个国家项目,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郑亮说,自他们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来,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外延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他们通过田野调查发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自己继承的这项遗产不理解,只觉得这是妈妈的妈妈,或者是爸爸的爸爸教给的,为什么必须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他们不知道,也不理解。“我们连理解都不能做到,怎么可能会有更好的传承?怎么可能会传承得更久远?所以我们发挥高校研究能力,从最基础的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妈妈的妈妈传承下来的东西必须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做到了理解,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要传承。这一点很重要。”

  靠着这份动力,石河子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走进新疆各地州市县举办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如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普及项目、维吾尔族枝条编织普及培训项目、印花布织染技艺普及培训项目等,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升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提高。

  3.非遗传承成创新创业与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和锡伯族的传统刺绣工艺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回族刺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中可以看出,刺绣在新疆各民族生产生活中受到的重视程度。看到了这一点,联想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的发展之路,石河子大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与手工艺行业的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转化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独创的培训发展之路。

  经过三年努力,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成功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开办了《新疆少数民族刺绣及衍生品设计人才培养》培训班。6个民族的刺绣优秀传承人和全国优秀的设计师成为这次培训班的学员,与以往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刺绣手艺培训不同,这次培训围绕刺绣产品的设计展开,加强和提升刺绣艺人的设计理念,扩展刺绣设计专业人才在多元化风格中的创意空间,探索新疆刺绣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去年5月举办的哈萨克毡绣和布绣研修培训班上,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8团阿热勒社区的左拉汗·阿肯白克激动地说:“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夯实了刺绣技艺,掌握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审美水平。40多天的时间不长,却为我们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信心。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这些深受本民族喜爱的绣品如何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喜爱。它已不仅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在弘扬一种文化,让传统的民族文化融入当今社会的发展。”

  (本报记者 王瑟 本报见习记者 周世祥)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聚焦老工业基地 彰显新时代职工新风貌新作为

  • 优势栏目

    中国美术大师靳尚谊携中央美术学院“最美天团” 集体献读致敬世界美术大家

  • 优势栏目

    曾孝濂为“生命”作画感动网友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