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的“星座”是什么样-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古人眼中的“星座”是什么样

2018-08-16 15:27:42 北京晚报

  中国古代星宿图

  地区分野对应图

  赵佳文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七夕节原是“乞巧”节,后融入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发展为今天的七夕节。每到过节时,古代女性会向着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许愿,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与美好的姻缘。

  俗话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今人们都对西方星座如数家珍,实际上,中国人从很早开始就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传说就是典型例子。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博大精深,并不限于所谓的“星座运势”,而是从天人感应的思想出发,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知模式……

  每个地方都有“守护星座”

  斗、牛、女星宿对应吴越地区

  现代人大概都喜欢谈论星座,几乎是跟谈论天气一样常见的聊天话题。在中国古代语境里,“星次”与“星宿”指的就是“星座”,也就是星星的组合(可能是一颗或多颗)。在武侠小说中常常出现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称谓,就是古人根据许多颗星星构成的形状所做的星宿划分。与现代人专注于个人运势不同,古人观星看的不是自己的事业、生活、爱情运势,而是看国家兴亡、战争胜败、政治变迁等重大事件。

  中国殷商时期就有了“十二星次”,即星纪、玄枵、豕韦、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类似于西方的黄道十二宫。这里面比较有趣的是“大火”星次,即心宿里的一颗名为心宿二的星。《诗经》里有个典故叫“七月流火”,说的就是这颗大火星。很多人可能望文生义,以为“七月流火”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天气炎热,实际上并非如此。它的意思是指夏历七月,大火星向西偏转,兆示着秋季来临,天气将转凉。

  隋朝开皇初年,一位叫那连提耶舍的天竺僧人在翻译佛经时,将古巴比伦的十二星宫引入中国,《天乘大方等日藏经》中便详细记录了十二星宫及相应的守护神。佛经中的十二星宫学说很快又被中国本土的道教吸收,并跟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地支”与“十二星次”对应起来,在《道藏》中便有相应记载:“子名玄枵,又曰宝瓶;亥名娵訾,又曰双鱼;戌名降娄,又曰白羊;酉名大梁,又曰金牛;申名实沉,又曰阴阳;未名鹑首,又曰巨蟹;午名鹑火,又曰狮子;巳名鹑尾,又曰双女;辰名寿星,又曰天秤;卯名大火,又曰天蝎;寅名析木,又曰人马;丑名星纪,又曰磨蝎。”

  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们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守护星座”,例如汉代的“燕地”,也就是今天北京一带,在天空中对应的就是尾、箕两个星宿。

  分野学说起源于战国,它之所以将天界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其最初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大约在汉代,天文分野从一种实用的“占星学”变成了承载人们世界观的严密体系,在《淮南子·天文训》及《史记·天官书》中,二十八宿分别对应于东周十三国及汉武帝十二州地理,以后历朝历代在十三分野和二十八分野间变动,具体对应关系如右图表格所示:

  十二星宿最初是对应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名称,后来发展为对应地区,比如斗、牛、女对应的就是吴越一带。中国古代星象文化基于古人对于天的神圣性、权威性的认可,而天的权威又借助“分野”观与人间产生了关系。

  地支 方位 十二星次 二十八宿 十二分野

  辰 东方 寿星 角、亢、氐 郑 兖州

  卯 东方 大火 房、心 宋 豫州

  寅 东方 析木 尾、箕 燕 幽州

  丑 北方 星纪 斗、牛、女 吴 扬州

  子 北方 玄枵 虚、危 齐 青州

  亥 北方 豕韦 室、壁 卫 并州

  戌 西方 降娄 奎、娄、胃 鲁 徐州

  酉 西方 大梁 昂、毕 赵 冀州

  申 西方 实沈 觜、参 魏 益州

  未 南方 鹑首 井、鬼 秦 雍州

  午 南方 鹑火 柳、星、张 周 三河

  巳 南方 鹑尾 翼、轸 楚 荆州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红原:文旅融合为边远藏区发展破题

  • 优势栏目

    写历史的人步入历史 缅怀当代著名作家凌力二三事

  • 优势栏目

    虞顺祥:讲拉丁文的小熊维尼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