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克孜尔壁画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与克孜尔壁画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2018-08-03 07:57:02 北京青年报

  天人头像 克孜尔石窟壁画 公元8-9世纪

  摄影/杨东旭、李景田

  千佛千眼 和田壁画 公元7世纪

  龟兹王族头像 克孜尔石窟壁画 公元5-6世纪

  ◎由宓

  展览: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

  僧侣与艺术家

  展期:2018年7月14日至9月2日

  地点:木木美术馆

  “僧侣与艺术家”&“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于木木美术馆开幕,展期至2018年9月2日。其中“僧侣与艺术家”由木木美术馆策划,该馆作为大陆唯一收藏有从国外回流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艺术机构,以一种跨历史的视角展示珍贵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和多件丝绸之路艺术瑰宝。

  命运多舛

  位于新疆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的佛教壁画是古龟兹国的文化遗存,兴建于3世纪,止于8-9世纪,在各个时期面貌迥异,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早期风格受到犍陀罗影响,用红、淡黄、赭石色居多,繁盛期可见波斯影响,人物面部丰圆,体态修长,衣着华丽,并使用珍贵的青金石蓝。此次展览除了展出三件克孜尔壁画以及一件和田地区的壁画原作,还邀请龟兹研究院以高清图展示了详实的流落海外的壁画,与原址现状的匹配,让观众对库车的文化遗存有全方面的认识。

  上个世纪初,大量新疆洞窟壁画经由欧洲考古学家考察行动辗转流落海外,其中有些真可谓命运多舛,甚至有英国记者Peter Hopkirk《丝绸路上的洋鬼子》(Foreign Devils on the Silk Road)成书,读起来有如侦探小说。当时主要有英国的斯坦因在敦煌藏经洞以及和田地区,法国的伯希和在敦煌及新疆图木舒克,俄国的奥登堡在敦煌及黑水城,日本的大谷光瑞在和田、库车、吐鲁番和敦煌等地进行考察并大量输出文书和壁画。而本次展览的龟兹壁画多与德国格伦威德尔和冯·勒科克的探险队有关,后者发明了一种整块锯下壁画的方法,从库车及吐鲁番收集了大量壁画运回德国。其中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的大幅壁画等因固定在博物馆的展墙上在二战盟军报复性的轰炸中灰飞烟灭。转移到西柏林的壁画构成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馆藏,另一部分则被苏联红军携走,成为今天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藏品。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收藏,如德国不来梅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多在世界文化的广义语境中展示来自中国西域的藏品,因此展出给观众的藏品数量有限,另外如大英博物馆的斯坦因敦煌文书更是常年不得见天日。近些年多家国际机构合作的“国际敦煌项目”致力于数字化敦煌文书,给研究者及爱好者提供了查阅数字文献的可能。

  神秘女性

  新疆洞窟壁画从艺术风格、宗教内涵以及人文文献层面皆堪奇,其中库车(龟兹)的壁画又更为精彩。其中一幅端庄神秘的女性头像壁画最为引人,经考证是龟兹王族头像。该壁画由木木美术馆赴日本在多方协助下辗转购得。这件头像壁画背面题有德国探险队的精确题记,与哈佛大学博物馆馆藏克孜尔壁画题记拥有高度一致性。可推测其为1914年德国探险队第四次赴克孜尔石窟科考时由冯·勒科克切取,并带回德国。冯·勒科克曾将包括这件壁画在内的部分文物出售给美国各大博物馆及美术馆,经多次可考的辗转后,这件壁画长时间停留于日本,并曾一度被误认为是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龟兹研究院研究员赵莉在经过长时间的对比研究后,确认此为克孜尔石窟第171窟主室前壁左侧下部龟兹王族头部像。

  乾达婆?

  另外一件五髻的神秘人壁画所表现的人物头生五髻,瞠目怒眉,唇色深重,耳饰硕大,有典型的波斯风格印迹。以“五髻”等特征为根据,日本秋田公立美术大学井上豪教授以论文推测其为乾达婆,即佛教中以音乐与香气等缥缈之物供养佛祖的神。此外,早稻田大学山部能宜教授认为其为与乾达婆相似的神明。而另一方面,《长阿含经》卷五有“大梵王即化为童子,头五角”的记述,且在其他同类壁画中,此五髻形象一般在画面中处于与其他人物相比较低的位置(比如与戴头巾老人相对),对其身躯的描绘也较为矮小,根据以上情况亦有理由推定其为童子。此幅壁画由木木美术馆创始人林瀚在拍卖品中慧眼识出,虽然拍卖行对作品的出处来源估计严重失真。曾经有藏家以为壁画出处为敦煌并擅自在作品外框背面贴上了敦煌标签,而木木美术馆购得作品后发现了德国冯·勒科克探险队的两次题记,包括在外框与内侧的石膏上的德文出处记录,这在展览中都被还原以见证这件文物的颠沛历史。

  天人

  另一幅青金石蓝的天人得益于木木美术馆与日本资深藏家贺来达三先生的结缘,以及老收藏家对木木美术馆所做的工作深感认同。这件未题有任何题记的壁画,疑似为日本大谷探险队或德国冯·勒科克探险队于二十世纪初切取自克孜尔石窟。从人物右视的神态中可推测其为位于佛祖左侧的天人。天人即住于天界及人间之有情众生。这件壁画所描绘的人物表情娴静,设色典雅,晕染过渡自然,并运用了克孜尔石窟最为典型而珍贵的材料——来自遥远阿富汗的青金石蓝,与画面线条的土红色相得益彰。

  木木美术馆通过展出这些壁画原作开通了与龟兹艺术的一种时空对话。此前只有可能在新疆原址观摩,或者在国外博物馆欣赏。在古代,兴建洞窟作为宗教修行的一部分,壁画中饱含了僧人艺匠的功夫与诚心。如果说这种艺术体例不强调个人创作,在壁画中却也时时闪现出个人笔触的精妙,观者若用心体察则可能形成一种穿越古今的对话。也正是出于这种跨越历史的存在感,木木美术馆还精巧安排展出了几件来自不同时期与地域的古代藏品,包括古埃及、古希腊、犍陀罗和北朝的人像雕塑。

  洞窟复原

  同时在木木美术馆展出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龟兹研究院策划的“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由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呈现了龟兹研究院二十年来的工作成果,以高清影像呈现库车的壁画遗存及海外博物馆中的藏品。其中不仅从宗教艺术风格流变及义理阐释的角度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还提供了考察当时社会生活,音乐、饮食文化的最佳例证。

  比如原作藏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第212窟主室左侧壁的比丘壁画,赫然可见在入定的比丘面前出现的一个骷髅头,同一侧壁的装饰纹样中也绘有骷髅头。其实观想骷髅是早期佛教冥想实践的一部分,修行者要达到在最丑恶的形态面前不为所动的境地,超越于物质世界的执着。另外一幅佛传故事“阿阇世王闻法涅槃闷绝后复苏”(原址为第205窟右甬道内侧壁)是一幅绝妙的画中画,其中可见一位大臣手持帛画给阿阇世王讲述佛祖生平,上面绘有佛祖树下诞生、降魔成道、初转法轮和涅槃入灭四个场景。这种视觉形式在印度佛教石刻叙事中比较常见,多重场景出现在同一画幅中,时间线上的场景曲折交错地展开。

  另外有研究表明这种空间性的叙事法与一种早期戏剧形式有关,叙事者在如此一幅画卷前以兼有讲述故事情节、兼有吟唱颂歌的方式进行表演,在中亚目前还存有类似的表演形式。此幅壁画原存于柏林,在二战盟军轰炸中未免于难。

  “FAT”

  另外此次展览也引发我们在文化政治方面的思考。木木美术馆在海外广泛活动并积极争取文物回流的同时,西方文化界也就归还公立博物馆的海外藏品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争议热点之一就是“搬迁”:藏有库车和吐鲁番珍贵壁画的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之前深藏在西柏林郊区,而现在要搬到重建的普鲁士古典风格的柏林宫,很多文化工作者及公众对这种抹去社会主义建筑记忆而重新拥抱普鲁士帝国建筑的做法本来已经持怀疑态度,现在更因要搬来的博物馆馆藏作品来源于帝国主义时期对他国的掠夺——不论是否是以学术研究为名——而更甚。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木木美术馆的展览提出的理念“FAT”——F-free/自由的,A-alchemical/炼金术般的,T-timeless/无时间的——给这段未决的历史注入一种人文的温暖。

1 2 共2页

编辑:谷永光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相伴阅读过暑假

  • 优势栏目

    黄梅戏版《党的女儿》首演再续历史经典

  • 优势栏目

    “又见”系列首次走出国门 演出场馆全是“中国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