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路上那间庆春园 曾是广州第一家戏院-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创意

吉祥路上那间庆春园 曾是广州第一家戏院

2018-11-05 09:51:35 广州日报

  建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佛山祖庙万福台戏台

  20世纪40年代广州天星戏院的演出广告

  1925年左右,广州工人剧社在易家祠搭棚演出的盛况(画)

  广州, 史上的那些个第一

  曾几何时,城乡人民听戏就像今天我们看电影一样普遍和频繁。但凡一座稍具规模的城市,大都会有一家戏院。广州自然不在话下。想当年的珠江南北岸,平安、海珠、永汉等戏院各擅胜场,大大丰富了广州城的文化娱乐生活,为粤剧艺术的大繁荣铺垫了宽广的戏台。那么广州的第一座戏院是什么时候,在哪儿建起来的呢?

  早期演出场所较简陋 流动性也强

  现在我们一说到听传统戏,脑子里自然而然跳出宽大戏台、明亮灯光、舒适座位、茶水点心的“标配”。其实无论东南西北,各地的传统戏剧、戏曲早年的演出条件都是比较简陋的。所谓“草台班子”,即指流动的演出团体,走到哪演到哪,现场搭台之意。岭南地区因地制宜,以葵席或棕叶盖顶,故又称戏棚。这种演出形式在今天的城乡间还可以看到。如广州粤剧院董事长余勇在其博士论文中记述的:“清初,广州府的题扇桥,经常有许多戏班演出,既有唱‘广腔’的本地班,也有‘能昆腔苏白’和‘不广不昆’的外江戏班,这些戏班的演出分日场和夜场,演出的场地一般是临时搭起来的露天舞台。”这种表演形式好处是灵活机动,对后勤要求不高;缺点是形式过于简陋,有些大戏不好呈现。所以当戏剧形式成熟到一定程度,固定戏台就出现了。

  据曾任广东省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粤剧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的赖伯疆先生的考证,自明初以来,广东各地就建起不少的固定戏台,如粤东海丰县捷胜镇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建造了城隍庙戏台。这个戏台配有长达五米的“乐池”,可见当时戏班的规模已经不小,对演出要求也比较高。余勇还指出,在岭南的一些庙宇、会馆也建有戏台,每年的诞季活动常演粤剧。广州始建于隋代的南海神庙也有戏台,筑于江边,台基以麻石垒砌,高2米,宽12米,深4.3米,演出时两侧加搭副台。明清时期,人们常在南海神生辰日演戏娱神,所谓“每年二月初旬为火神诞。远近数十里的乡民都来谒神,盛况一时,十分热闹。入夜明烛万艘与江辉映,管弦呕哑,嘈杂竟十余夕”。至1912年,尚有人寿年、日月星等粤剧戏班前去演出,1925年才毁弃。

  而早期粤剧中心之一的佛山,不仅在祖庙建有万福戏台,还在很多会馆中建有固定的戏台,仅现在能统计到的,清代全镇共建36座砖木戏台,可见当时的规模之盛。

  据《广州市志》记载,以木石建成的永久性的固定戏台,广州人称之为“梗戏台”。戏台一般处在神庙中轴线上,有前后台间隔,设上下场门;前台三面敞开,让观众围观。看戏的露天戏坪宽敞,可站立上千至数千人,广州人称之为“逼地”。

1 2 共2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我的“新闻四部曲”

  • 优势栏目

    中国国际时装周在京拉开帷幕

  • 优势栏目

    第63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