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杀马特之父”-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创意

十年后的“杀马特之父”

2018-08-08 08:54:52 澎湃新闻

  尽管现在仍然有杀马特活跃在网络和现实世界里,但是那个最黄金的时期到底过去了。被称为“杀马特之父”的罗福兴,也早已回归正常生活。除了现在满身奇奇怪怪的文身之外,曾经的杀马特岁月实际上没有对他目前的生活状态产生根本影响——即便当时没有成为杀马特,他现在很可能也还是会在深圳一家小发廊里当理发师。

  在嘲笑这群杀马特的时候,我们不会想到,他们很多人都是生活在小村镇里的留守儿童。罗福兴也一样,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是奶奶把他从小带大的。

  因为这样的童年,罗福兴成为了一名杀马特,以此争取自己力所能及的存在感;因为这样的童年,他后来成为了成千上万奔赴深圳淘金的默默无闻者中的一员。不同的是,他离开家门之后,几乎再也没怎么回去过。

  直到去年,他因为得知父亲病重即将去世的消息而回到久违的梅州老家。“可是我回到家的时候,发现他还没死。”他是笑着说出这句话的。

  父亲最终去世。曾经的杀马特之父与教主罗福兴靠理发店的生计,承担起他妈妈和妹妹的生活。

  日本漫画《浪客剑心》里有这么一句话:“每个男人都是靠看着别的男人的背影成长起来的。”虽然有的时候,这个背影不一定是护荫。

  罗福兴创造的“杀马特”是一种标签,这个世界上能贴在人身上的标签不止“杀马特”一种。美国漫画家Rob Dobi在阅人无数之后,总结出38种标签类型并画了出来。

  然后,我们发现了两个残酷的事实:

  1.不管我们一直在多么用力地做自己,实际上只是这些有限的标签里的一种;

  2.也不管我们曾经是属于“葬爱男孩”、“音帝耶稣”还是“清新小阿呆”,最后都会变成“中年危机核”。当然这没什么不好。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13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虞顺祥:讲拉丁文的小熊维尼

  • 优势栏目

    越剧《西厢记》在肥演出 三朵“梅花”同台赢得满堂喝彩

  • 优势栏目

    太阳马戏北京上演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