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么变文学的核心没变”-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无论怎么变文学的核心没变”

2018-08-14 14:23:00 北京晚报

  “无论怎么变文学的核心没变” 
  “网络文学+”大会举办首期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对话
 

  本报讯(记者成长)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打破传统文学的边界了吗?网络文学有没有文学理想?昨日,作为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对话”活动在佑圣寺十月文学院举行,著名作家李敬泽、梁晓声、梁鸿与网络文学作家蒋胜男、董哲、红九就网络文学现状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刚刚公布,作为该奖项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主任,李敬泽对于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有自己的看法,“文学的标准是非常复杂的,总的一个原则是什么呢,第一,要在我们伟大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下来考量作品的价值,第二,要从作品在当下这个时代,它对我们所有人具有的生活的和审美的,精神的价值的意义上来考量。”梁晓声认为,文艺的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最终好的作品一定要写到人在生活中还需要那样,“我们在现实中可能是这样,或者我们对现实中人性的呈现越不满意,我们越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应该那样。”

  “文学的边界”是活动现场作家们多次提到的词语,《芈月传》作者蒋胜男认为,网络文学到今天也就二十年,变化可能没有那么快,不必急于去给网络文学定性。“实际上中国文学的变迁一直在突破它的边界,它每一次的变化都在突破边界,但这个突破边界不是十几年就能决定的。”

  在李敬泽看来,网络文学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中国传统文学中通俗文学脉络的延续,这种通俗文学在“五四新文学”之后一定程度被压抑了,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需求被大规模地释放出来。梁鸿也指出,我们今天在谈论网络文学,其实是某种意义的通俗文学,而文学的标准因文学而异, “如果你在这样的意义上、风格上把人性优秀的地方,把人与社会之间复杂的纠缠能够写好,就是非常好的作品。”

  作为第一代网络文学作者,编剧董哲坦言,这些年在网络文学这个行业中,理想或许正在逐渐消亡,这与当前网络文学平台以流量经济为诉求有关。但是他认为,拐点或许正在出现,“我们重新回头关注内容,我们重新回头关注理想,开始关注我们究竟要说什么,文学作品要表达什么,我们究竟要展现什么,而不是我要挣多少钱,我觉得这是今天论坛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梁晓声认为,这次讨论很有意义,虽然使用了“传统文学VS网络文学”这样的主题,但是达成的是文学的共识。“无论载体怎么变化,文学的核心一直没变,它涉及人性、理想以及责任。”

  据悉,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将于8月25日举办第二期“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对话”活动,王蒙、邱华栋、天蚕土豆等作家将参与讨论。J227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红原:文旅融合为边远藏区发展破题

  • 优势栏目

    写历史的人步入历史 缅怀当代著名作家凌力二三事

  • 优势栏目

    虞顺祥:讲拉丁文的小熊维尼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