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导又演,冯远征这个“杜甫”很忙-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又导又演,冯远征这个“杜甫”很忙

2019-07-12 11:30:23 北京日报

  作为北京人艺今年首部原创大戏,话剧《杜甫》从题材选择到舞台呈现都一直备受瞩目。昨天,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后,导演兼主演冯远征携众主创首次亮相,解读了这部剧的诞生始末。

  跟人艺演出近30年的经典剧目《李白》一样,《杜甫》也出自著名编剧郭启宏之手。冯远征透露,郭启宏早在多年前就开始酝酿该剧,几年前就已经创作完成剧本,此次进入排练场前又经过数次修改。

  杜甫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比起他的诗作,诗人的人生境遇却并不为人所熟知。郭启宏表示,写杜甫其人,自己最想写的是他高尚且高贵的灵魂。该剧选取了诗人从安史之乱后直至去世这一段充满坎坷的人生轨迹,既从现实角度又兼具浪漫色彩地再现了他的人生境遇与人物性格,又让观众在舞台上去重新认识杜甫,了解他的真实与伟大。“我们表现了杜甫的苦闷,从中看出他的理想与人生追求。”导演冯远征说。

  说起《李白》与《杜甫》有什么不同,冯远征直截了当地说:“《李白》有故事情节,《杜甫》没有故事情节。”他说,郭启宏的剧本写的飞扬、洒脱、浪漫,但戏剧冲突却很弱,这也给他导演和表演都带来了很大难度。原本最早定的就是冯远征来饰演杜甫,但出于对导演工作的负责,他也曾邀请濮存昕、吴刚来出演这个角色,但都被婉言谢绝,他只能有些无奈地继续当主角。

  “这个戏导演是我,杜甫的扮演者也是我!”前几年,网络上很是流行恶搞的“杜甫很忙”,这四个字如今放在冯远征身上再合适不过。他说,下次我再也不这么又导又演了。夫人梁丹妮则在一旁心疼地说:“他白天要给大伙排练,没时间背台词,就晚上回家再背,有时候我半夜醒来还看见他在背词。”冯远征脸上则是疲惫而无奈的笑。

  郭启宏的剧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中隽永优美的文人气质,厚重的文化内涵。这部剧在语言上文白夹杂,既充满诗意又保留了古汉语当中的精髓,不少台词都带着韵脚,让观众听起来得到审美享受。但这样的台词对演员却提出了不小的要求,需要演员丰富的文学积淀和对台词的把控力。为此冯远征在排练前,先带着演员用了十二天的时间读剧本,“我们排练之初并不着急,而是踏踏实实去读剧本。刚开始大家都读得磕磕绊绊,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读了十二天二十四遍之后,我们渐渐读懂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在舞台上演清楚。”冯远征说,此次人艺舞台上将呈现的是一个现代人眼中的杜甫。

  “我第一次独立导戏就是冒险,自己又去演更是主演,我还选择了和年轻人一起去冒险!”身为人艺演员队队长的冯远征,心里总想着剧院年轻人的培养,这一次他依然大胆起用年轻人,剧组里都是年轻面孔,最年轻的新人则是今年刚毕业进入人艺的新演员。他希望借此让年轻人迅速成长,“我想让年轻人从一开始就养成好习惯,把人艺好的传统都继承下去。比如我们现在要求大家不能把剧本留在排练厅,要随时带着,因为剧本是我们的武器,我们要尊重编剧。比如我们不能去随意触碰导演铃,把这些看似琐碎的东西一点一滴地渗透给大家。”老演员鲍大志时隔五六年再回到人艺排练厅,明显感觉发生了变化,“感觉人艺的老传统又回来了,不排练的时候大家也在探讨人物和剧本,排练厅里这么好的氛围很久没有看到了。”

  据悉,该剧将经过接下来一个月的继续打磨,于8月9日与观众见面。(牛春梅)

编辑:张舒雯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云南:壮乡花伞传承百年技艺

    云南壮族水竹花伞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一带,传承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花伞选用当地优质水竹为原材料,伞架轻盈强韧,伞面油光水滑,内饰编织七彩纷呈。

  • “银色月光下:百年月球影像”将在华盛顿展出

    2019年7月9日,美国国家画廊举办“银色月光下:百年月球影像”媒体预展,展出从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约50幅月球影像。

  • “乐”动喀什古城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美誉。在喀什古城景区里,歌舞也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欣赏独具风情的歌舞也成了游客们游览古城的重要内容。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优势栏目

    明清老街的“回响”

  • 优势栏目

    云南纪录片《戏影人生》获俄罗斯塞瓦斯托波尔“共同胜利”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