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老街的“回响”-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优势栏目

明清老街的“回响”

2019-07-01 07:56:33 中工网——《工人日报》

江西黎川的明清老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亟须修缮和保护的除了古建筑,还有流转于老街上的传统手工技艺——
明清老街的“回响”

  圆木桶制作技艺 吴维刚 摄

  长巷的尽头,似乎飘散着古街淡淡的烟火,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6月26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进江西省赣南黎川县,探寻明清古城老街的文化魅力。街上商贩叫卖,阁楼文人品茗对弈,在这里,依稀能看见那段历史的模样。

  如今,光阴流转,昔日的繁华换了天地,许多民间传统文化技艺在辗转间流离,甚至近乎失传。年轻一代奔赴他乡,老一辈的手工艺人坚守于此,沧桑而凄美。

  梦回古韵之都

  站在黎河大桥上远眺,一边是崭新繁华的现代都市,一边是古色古香的明清老街,让人恍若隔世。踱下桥头,便是老街入口。因年代久远,街面的青石板有些已松动,踩在上面便会“咯咯”作响。两边的老字号店铺和古宅,随着街道绵亘数里,望不到尽头。

  越往深走,老街的历史气息便越浓。清早,沿街的早餐店往外冒着热气,氤氲在薄薄的晨阳里,一批又一批饥肠饿肚的觅食者循着味道赶来。除却吆喝声,老街的小巷弄里,时常还会飘出清脆而沉稳的敲打声,那是老手工艺人干活传出的声音。

  老街始建于南宋,繁盛于明清,但老街的名气不仅仅是因为“年纪大”,也因为“有资历”。中国“章回小说第一人”、现代著名文学家张恨水曾居住于黎滩河畔,如今他的旧居已被还原修缮;李氏族人为纪念明代名臣李泰,在老街建造了李氏家庙,如今已成为展示黎川民俗文化的博物馆;梁家大厅曾是黎川苏区县委的办公场地,毛泽民、彭德怀、邵式平、方志纯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指挥过红军浴血奋战,如今正在改造为红色旅游地……

  尽管历经多年风雨,老街的朱门大院不少已经凋零残破,但世人仍能从中领略到明清建筑艺术的风采。

  钉秤手艺曾是“金饭碗”

  残破的老宅可以修缮保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街深处传承数百上千年的传统手工艺却面临无人问津、无人继承甚至消失的尴尬境地。

  在黎川,说起手工秤,就绕不开万贤勇这个名字。1938年,因为战乱,万贤勇的父亲从南昌迁居至黎川。

  “在战乱年代,我父亲靠着钉秤这门手艺娶了媳妇成了家,还把我们7个兄弟姐妹养大成人。”聊起家族的手艺,万贤勇脸上满是得意。为了过上好日子,初中毕业后,万贤勇便继承了父亲的技艺。据他介绍,过去老街只有陈、张、万、谌四户人家掌握了钉秤这门手艺,当时的规矩是手艺只传儿子,不传外人。

  “我学手艺那会,刚好赶上改革开放,手工秤的需求猛增,我们一天做到晚都还供不应求,经常还要加夜班。”万贤勇清楚地记得,当时一般干部职工的月收入才50元,而他们一个人做秤的月收入便可达200多元,这也让他明白了钉秤这门手艺是“金饭碗”。

  可惜好景不长,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电子秤的推广使用,手工秤的销量便开始走下坡路,靠做秤这门手艺,万贤勇只能勉强维持一家大小的生活。

  “2006年开始,这种情况更加糟糕,我做的秤一天一把都卖不出去,为了生存我不得不在一家公司做起了保安,钉秤这门手艺也搁到了一边。”万贤勇脸上的神色有些黯然,如今钉秤已经成了他的副业,只是有时一些熟悉的老客户及爱好收藏的找上门来,他才利用晚上和节假日为他们制作手工秤。

  “又是累活,又没有钱赚,年轻人当然不愿意学。”万贤勇说,就算现在手艺可以传外人,也找不到愿意学的人了。

1 2 共2页

编辑:郭丽娟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甘肃古浪青年教师剪纸二十载 “刻剪”本土文化推介家乡

  • 优势栏目

    2019“造梦·鸟巢”大型视听光影秀亮相

  • 优势栏目

    明清老街的“回响”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