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柳青》:把大写的“人”字刻在观众心田-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话剧《柳青》:把大写的“人”字刻在观众心田

2019-05-23 10:34:40 中国文化报

  秦 毅

  “风里雨里泥里头,脚印留在地里头,把根扎在土里头,百姓揣在怀里头,庄稼人写到书里头,《创业史》化在命里头……”由陕西西安话剧院创排制作的现实主义题材大戏《柳青》再现了人民作家柳青扎根皇甫村14年的历程,把“像柳青那么接地气,那么能够跟老百姓融在一起”的精神和力量带给了观众。

  为纪念著名作家柳青逝世四十周年,弘扬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精神,在陕西省、西安市宣传、文化和旅游部门及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陕西西安演艺集团旗下西安话剧院首次把柳青真实地呈现在话剧舞台上,并于2018年9月首演。近一年来,在陕西本地及全国巡演的舞台上,朴实而又动情的演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诠释,打动了观众。5月25日、26日,作为陕西省唯一一部参评剧目,话剧《柳青》将在上海外高桥艺术中心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展演。

  践行“5·23”讲话精神让作品融入人民

  “为何要演作家柳青?因为他的价值取向给人启迪,他创作的成功让人景仰,他的生命轨迹令人感喟,他的灵魂升华使人震撼……”看过了话剧《柳青》之后,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中国剧协顾问廖奔表示,“柳青”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响铮铮的名字,他是创作了长篇小说《创业史》的作家,是一位以描写新中国农民命运为使命的思考者,是一个为深入生活不惜摘去官帽,深扎农村几十年的“愚人”。今天,他成为话剧的主角,带领观众探讨文学的真谛、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

  2019年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7周年。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作家们纷纷深入生活第一线。柳青从延安解放区走向当代文坛,从此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1952年9月,柳青响应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基层,扎根农村,来到当时的西安市长安县工作、生活、创作了14年,参与指导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创作了文学巨著《创业史》。

  “并不是所有的人只要有些文学知识就是作家。”柳青曾经在回答谁培养作家、作家是怎样成长时表示,“人民培养作家,党培养作家!作家是在生活里成长的。”柳青指出,艺术技巧主要是从生活里钻出来的,脱离生活就不能很好地接受前人的经验。永远不脱离人民、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生活。用自己亲眼观察的材料做研究社会和创造艺术的基础,间接的材料仅仅作为参考(注:文字源于《柳青随笔录(1958—1964年)》)。

  柳青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忠实实践者,他以其作品的魅力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除《创业史》外,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的创作同样是在火热的百姓生活之中完成的,他主动到陕北米脂县一个乡里担任文书,工作的繁重、生活的艰苦,让他愈加认识到,“作家必须深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中以及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到柳青,对柳青“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文学道路,对其代表作《创业史》,都给予充分肯定。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学艺术创造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的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话剧《柳青》的时代魅力,首先体现在其鲜明的人民性。柳青的一生就是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一创作精神的生动实践。”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为了解、熟悉农民生活,柳青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举家搬到西安市郊的皇甫村,一待就是14年。在这14年里,柳青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完全融进皇甫村这片土地。正是因为他对农民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梁生宝、徐改霞、郭振山、姚士杰,一个个鲜活的具有典型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人物,就是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交出的精彩答卷。

  从生活的真实镌刻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舞台上,当看到年迈的柳青回到神禾塬,再次圪蹴在他曾经生活了14年的皇甫村的土地上时,我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不少观众均给出了相似的观剧感悟,因为这不仅仅是柳青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是我们每一个人把大写的“人”字写到魂里头,与国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生选择。

  话剧《柳青》讲述了作家柳青为了创作反映农业合作化时期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毅然放弃大城市优渥的生活条件,并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举家搬迁到长安县皇甫村,与群众交心,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完全融进皇甫村这片土地的故事。《柳青》以著名作家柳青这一典型人物作为创作对象,填补了柳青舞台艺术形象的空白,而且创作上的成功产生不可低估的社会效益。“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提出学柳青,学路遥,学王愿坚,就是要解决文艺界出现的某些不好倾向。用文艺作品为柳青传神写貌,写出他的人格,写出他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创作方法,是极具意义的。”仲呈祥表示。

  剧中,从脱下洋气的背带裤,到学农民圪蹴、捏码子;从帮助王家斌分稻谷引起纷争,到老百姓请他为自己的孩子起名字。舞台上的柳青已经超越了一位作家,他是百姓的知心朋友,他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人们通常对柳青的形象有认识上的误区,一提及柳青就想到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老汉式的作家形象。”该剧编剧唐栋表示,事实上,柳青也是一个十分新潮的人,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多次出国,他打猎、穿背带裤等都是有史有据的,但他为了创作、为了融入群众,这一切都可以改变。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表示,对于农村生活,柳青不仅身入、心入、魂入,而且有独到的感悟和觉悟。话剧《柳青》塑造了一个真正关心党、关心国家和人民前途命运,有觉悟、有担当的共产党员文艺家的形象。“整个戏给我突出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剧作家,包括作家,一定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是柳青精神,是柳青在思想和行动上闪现的光芒。”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表示。

  “圪蹴”是陕北地区和关中地区以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区的方言,意思为蹲,是一种带有浓浓泥土气息的习惯性动作,也代表着村民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意象,“圪蹴”在剧中被突出,并有着明确的前后照应关系。从一开始“圪蹴”下去腿酸、不适应,到后来情不自禁地以“圪蹴”表达对这方土地及人们的深深情感,“圪蹴”不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与群众交心、把个体融入人民之中的生命选择。舞台上,一位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从容地圪蹴着,他的周围是三三两两圪蹴着的村民,国家一级演员林波所饰演的柳青不仅是一位为了创作而忘我的作家,一位前县委副书记,更是一位乡亲们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不仅活在中国文学史上,更活在群众的心中,活在不断书写的党史中,活在我们的人生选择的大道上……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019年5月21日15时59分迎来“小满”节气。

  • 中国旅游日:文旅融合 美好生活

    中国旅游日,是每年的5月19日,非法定节假日。该节日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浙江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

  • 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让我们再次聚焦阅读。如今,阅读已不再仅仅是打开一本书,科技发展,让阅读的世界无比宽广,出现更多可能。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俄罗斯媒体代表阆中古城“遇见”传统皮影戏

    5月22日,俄罗斯8家主流媒体代表一行12人走进四川阆中古城,在古城内的王皮影博物馆参访传统民间艺术皮影的制作过程,随后,他们观看了精彩的皮影表演,并上阵“大显身手”,将传统皮影戏演绎出新的风采。

  • 晨之宏村 景色迷人

    5月22日,游客在安徽黟县宏村风景区里游览。初夏时节,安徽省黟县宏村风景区的徽派建筑在晨光中如同画卷一般,美不胜收。

  • 坭兴陶艺人郭卉:让青春在创业传承中焕发光彩

    广西钦州坭兴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生于广西钦州的“80后”青年郭卉是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国际博物馆日:小学生亲手熬膏 体验“匠人精神”

  • 优势栏目

    青岛海洋国际音乐季将于8月2日开幕

  • 优势栏目

    “舞动青春 放飞梦想”五一职工文艺汇演圆满落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