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汁儿记-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豆汁儿记

2019-01-07 08:12:37 中工网—《工人日报》

  资料图片

  米丽宏

  很多时候,食物的味道,不是一下子就能品透的,也不能单纯用好吃或好闻来衡量。

  同样,一种食物,也往往有些人爱吃,有些人讨厌,还有人逐渐从讨厌变喜爱,竟至欲罢不能、割舍不下——老北京的豆汁儿,即是如此。

  汪曾祺先生说:“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好似那豆汁不是小吃,而是老北京的名片。有个笑话,说清朝时,朝阳门外营房的旗人聚在街头痛哭流涕,路人问之,哭者言:“豆汁儿房都关了张,岂不要了性命?”

  究竟是什么迷人味道,让旗人爱“汁儿”如命呢?我不是北京人,不知其中奥妙。最初听到豆汁儿这个词,是在一出名为《豆汁记》(又名《金玉奴》)的京剧里:穷书生饿倒在叫花子门外,被叫花子的女儿金玉奴用豆汁儿救活一命。这样看起来,叫花子都喝得起的豆汁儿,肯定贵不了,应该是寻常人家的吃食。到网上一查,果然。《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原来,这豆汁儿就是用制粉丝、粉皮儿剩下的老浆,经一夜发酵制成的。

  老北京的豆汁儿,夏天喝了消暑解渴,冬季喝了清热温阳,四季常喝,则开胃健脾,祛毒除燥。豆汁儿什么味儿呢?不爱喝的人说它像泔水,酸臭;爱喝的人呢,赞叹说,那是酸香,甜中带酸,酸中有涩,舒爽无比!北京人爱喝豆汁儿,穷人喝,阔人家也爱喝。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每天下午都派人到外面买回一锅豆汁儿。全家大小,一人一碗。

  暑期,我有个亲戚到北京游玩儿,看见招牌上“豆汁”俩字,以为就是“豆腐脑”“豆浆”之类;进店要了一碗,刚喝一口,就紧皱眉头。勉强咽下去后,招手叫来店员,很客气地小声说:“你这豆汁儿呀,别卖了,基本上酸了!”伙计说:“好说了,您哪!不是基本上酸了,根本上就是酸的。这豆汁儿跟您河北、山东的豆浆,不是一码事,您哪。”

  亲戚蹙眉对我讲:“豆汁儿?那纯粹是馊了的剩汤!”

  出差到北京,我为品尝豆汁儿,专程去了护国寺小吃店。按照老北京的惯常吃法,我点了一碗豆汁儿、两个焦圈儿、一碟儿咸菜丝儿。豆汁儿上来,只见乌糟糟的灰绿,一股酸馊味儿扑来。静静心待品,听见邻座一位女士嘟囔着:“什么味儿啊这是?”与她同来的先生,一声不吭,看着自己眼前那碗豆汁儿,像“临行喝妈一碗酒”似的憋足了气,一仰脖倒进口中,然后拉着女士,悻悻而去。

  我在心里暗笑之余,决意在这碗灰绿里,寻一寻它的繁复滋味。咝溜溜,一口下来,尽是酸腐之气!咝溜溜,又一口,仍是酸腐之气!咝溜溜,咝溜溜,拿舌尖儿细细去品,在口腔里倒腾来、倒腾去地咂摸。嗯,微微的酸,略略的馊,淡淡的涩,一层一层,如静水泛着涟漪。

  这碗豆汁儿喝到最后,我自动滤去了臭、腐、涩,品到的只剩下了清、甘、爽。哦,那一刹那,好似在深山中,见山泉喷涌,拂去草叶,双手掬起泉水,喝到了一捧甜爽……

  我越来越觉得,喝豆汁儿的这个过程蛮有趣。细想来,那种过尽千帆、柳暗花明的迂回之味,和圆熟练达的老北京人情世故,底子上竟那么相似。

  那种味觉上的迂回与穿越,是如此特殊:单纯的味道,是清浅小溪,沙石游鱼可见,流淌方向明晰;而豆汁儿这类,则是波澜叠起,于不经意处翻出新奇。只要迈出尝试的一步,坚持,再坚持,你便会得到以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受。

  第一次喝豆汁儿,我只领略到这一点点妙处,远远没达到“瘾”的程度。期待下次有机会再去品尝,看看能不能快速穿越酸腐、枯涩,直达酸甜爽口。

  我想,那种境界,可能算得上一剑封喉、直指人心了。

编辑: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福建举行少儿舞蹈美育成果展演

    福建省少儿舞蹈美育成果展演在福州市举行,集中展示近年来福建省持续开展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成果。

  • 从卫浴到文创 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

    浙江省建德市一家传统卫浴公司,在2014年融入“文创+”概念,创办“铜师傅”品牌,转型设计制作铜工艺品,与国家博物馆、漫威公司、韩美林工作室等达成战略合作,开发出系列纯铜工艺品,销售业绩节节攀高。

  • 乡村非遗文化展演迎新年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举办新年“非遗文化艺术节”活动,濮院镇下属多个乡村的传统美食制作、手工艺品、非遗文化表演等乡村特色非遗项目在濮院镇中心广场进行集中展示展演。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非遗文化进校园

  • 优势栏目

    抖音上的国乐:一位二胡演奏家文化传承实践

  • 优势栏目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5周年 山东举办毛泽东诗词书法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