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河沿岸“国门文化大院”星罗密布-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北仑河沿岸“国门文化大院”星罗密布

2018-08-01 09:02:23 中国文化报

  宾 阳

  炎炎夏日,南中国海热浪翻滚,北仑河畔歌舞升平。

  在北部湾北岸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中越两国以北仑河为界,蜿蜒千里。边境线上,中方村落如一颗颗精美的珠子,其间,近年兴建起来的国门文化大院新颖醒目,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去年唱《坐上火车去北京》,前年唱《今世有缘》,今年还在琢磨当中。”余文香,中越边境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滩散村村民、文化志愿者。近几年,余文香年年参加村里和越南广宁省芒街市海山社的文化交流活动。2014年开始,经中越两国政府批准,滩散村和海山社签约缔结友好村,双方每年经常性开展文化交流。作为文艺爱好者,余文香是其中的活跃成员之一。 “唱什么歌要结合活动主题,要注重国家形象。”说到今年8月的跨国交流文化活动,余文香非常重视。由于经常受邀到越南表演,或者在越南友好村来访时演出,余文香成了中越两国边境村落的知名歌手,粉丝众多。通过余文香的歌声,很多中国的流行歌曲和歌星被越南边民熟记于心。

  “其实,我是在国门文化大院自学成才的草根歌手,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文化大使。”歌唱让余文香的脸上常带微笑。受她的感染,丈夫郑大勇也越来越喜欢文艺并参加舞蹈和小品排练,经常骑摩托车带她到处参加演出,还鼓励她参加电视歌手大赛。余文香说,没有国门文化大院的广场、功能室和音响设备,就没有今天的自己,也没有滩散村浓郁的文化氛围。现在,依托国门文化大院,滩散村成立了几支文体队,有唱歌的、演采茶戏的、跳广场舞的,还有画画写书法的,文化生活红红火火。

  余文香和滩散村只是一个缩影。2016年开始,防城港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出台了《防城港市边境地区文化睦邻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国门文化大院”建设标准及服务规范》,在原有边境文化村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国门文化大院。

  按照方案,边境线0至20公里以内以行政村为单位,分一、二、三类不同标准建设国门文化大院。其中,一类标准在边境线0至3公里以内的15个行政村中实施,按照“一院十有”配套建设,即:一个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院子,有一栋文化综合楼、一个舞台、一间书屋、一个篮球场、一条宣传长廊、一套不少于10件的健身设施、一批数字化服务设备、一名文化专管员、一支国门文艺队、一支体育队;二类标准在边境线0至20公里以内的44个行政村中实施,参考一类标准建设,场地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三类标准在边境县(市、区)除0至20公里外的其他行政村中实施,参考一类标准建设,场地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其中,文化综合楼包括多功能活动室、排练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和“乡愁记忆”展厅。同时,整合各部门面向农村的惠民科技文化教育工程,共建共享,形成集文教卫体和党建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防城港市文化委公共文化科科长韦希霖表示,边境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薄弱,但作为展示国门形象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中华文化传播和弘扬责任,建设国门文化大院确保了边民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韦希霖介绍,为了提高国门文化大院的效能,乡镇政府以人均定额的标准提供经费保障,防城港市财政则以每月300元补贴的方式聘请退休干部、教师、文艺工作者或当地居民为专兼职文化管理员。

  截至2017年底,防城港全市已建设各类国门文化大院130个,覆盖全市边境地区,成为中越边境集道德教育、文体娱乐、知识普及功能于一体的边民文化娱乐活动基地。依托这些国门文化大院,2006年至2017年开展文化活动近500场次,惠及边境群众10万余人。

  “让边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本文化权利得到保障,也加快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进程。”防城港市文化委员会主任许大俭比喻说,国门文化大院就像边民的“精神粮仓”,源源不断地为边民提供精神食粮。

  在防城港市,国门文化大院建设在推动文化睦邻、构建和谐边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防城港全市15个边境村已有8个与越南缔结文化友好村。与2014年相比,年度边境跨国治安案件下降35%,边贸和文化旅游收入则大幅增长,2017年出入境旅客数量增长42%,达到997万余人次。

  “以国门文化大院为重点的文化睦邻工程,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防城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强余表示,文化建设滋润了边境发展,在社会、经济、政治和国防等各方面互相促进。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巫志南认为,防城港市国门文化大院推动构建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遗产传承,使边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同时促进了中越边民友好往来,更好地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为边境地区实现文化睦邻探索出一条新路。

  如今的防城港市边境地区,便民文化设施星罗棋布,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乐声、笑声和欢呼声时时在国门文化大院上空飘荡。

编辑:谷永光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相伴阅读过暑假

  • 优势栏目

    黄梅戏版《党的女儿》首演再续历史经典

  • 优势栏目

    “又见”系列首次走出国门 演出场馆全是“中国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