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社区空间的“边角料”成为城市文化新景观-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创意

上海长宁:社区空间的“边角料”成为城市文化新景观

2020-08-12 15:10:00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业庭 通讯员 周渊

  如果你是上海长宁区的居民,文化生活是从来不缺的,读书会、舞蹈课、音乐会,应有尽有,全年无休;文化场所是很近的,甚至弄堂口的门卫室都可能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你还能亲自参与文化建设,“弄长制”“市民议事厅”,都是你发挥能量的载体。上海市长宁区通过一系列百姓家门口的创新举措,使辖区百姓能够真正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获得实惠,也真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人。

  目前,由10个市级场馆、6个区级场馆、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个社区影视厅、183个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11个民营美术馆博物馆、22个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构成的立体式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已经在长宁区实现了全覆盖,形成了“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除了公共文化场馆,长宁区还充分利用社区公共空间的“边角料”,将公共文化服务配套设施改造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比如,“睦邻点”就成为长宁区乃至上海的文化新景观。

  睦邻点,顾名思义,就是居民和睦相处的联系点。近年来,长宁区不断探索,使睦邻点建设从民政领域拓展到公共文化领域,成为一项深受社区群众欢迎的文化惠民工程,目前已建有睦邻点332个。

  新华街道新华路669弄的门卫室,经过设计师、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将这个净宽仅1.1米的小空间改造为精美的“睦邻微空间”,成为社区居民分享书籍,交换旧物,交流情感的公共文化空间。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则把睦邻点建成了包括紫藤花亭、白领中庭、盆景园、香草园的“生态绿吧”屋顶花园,睦邻点成为观赏性、实用性俱佳的社区微景观。

  岐山居民区坐落在长宁区愚园路上,由岐山村、宏业花园、安定坊等7条弄堂组成。居民区内的建筑大多建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曾居住过钱学森、傅雷、顾圣婴、施蛰存、杜重远等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名人。然而,由于房屋产权复杂,使岐山居民区不具备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基本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弄长制”应运而生,成为居民自治的载体。

  2018年,经过“弄堂议事会”配合居委会召开听证会,在这里诞生了第一个社区美术馆——粟上海社区美术馆。社区美术馆展出关于社区文化和社区生活的摄影、美术作品等,同时开放书屋和场地,接纳周边的社区居民开展活动。而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名人宣讲组”,依托“钱学森旧居”和岐山村为基础点位,以老洋房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讲述发生在岐山村的历史故事,传递正能量。

  经过多年的社区更新和治理,岐山村-钱学森旧居-岐山居民区活动室和小花园-愚园路公共市集-愚园路历史名人墙-愚园路市民中心,这条线路已经成为各个参观团队的“网红打卡”路线。

  “弄长制”只是长宁区居民基层自治的一个标本,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的“市民议事厅”。4年来,荣华居民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28余场,参与居民15600余人次,包括日本、韩国、意大利、以色列等50个国家的外籍居民。

 

编辑:张洁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