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博物通考》出版-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图书

《中华博物通考》出版

2020-10-23 16:07:25 来源:北京晚报

  来源:北京晚报

  10月1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中华博物通考》项目启动暨出版工作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

  《中华博物通考》为目前少见的丰富的中华博物类图文书,是海内外第一部系统梳理中华民族物态文明的原创性博物百科全书,是对中华民族生产生活方式、中国古代文明成果、中国传统物态文化知识体系的集中诠释与源流考证。

  与会专家认为,《中华博物通考》对于重建中华古典博物学学科体系,彰显学术研究中国气派、中国气象具有标志性意义,不仅填补了中华博物类大型图书长期缺位的空白,还为中华博物研究与文创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编纂到现在历经20余载完稿,全书共计36编50卷,收录辞目8万多条,2500万字,逾2万幅图。

  《中华博物通考》总主编张述铮和同仁们先后努力了整整二十八年。总主编张述铮感叹,明代的《永乐大典》编撰了六年,清代的《四库全书》编撰了十年,《古今图书集成》恰恰也编撰了二十八年,那是康熙、雍正两朝皇帝相继完成的。以上三部巨著都是皇帝钦定的工程,名声显赫,财力雄厚。《通考》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作者们有时不得不动用自己的工资,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非常清苦”。二十八年来,当年风华正茂的博士生今日已是“挈妇将雏鬓有丝”,当年的分卷主编们已全部白了头,有的已经作古!

  为什么要执意编撰这部《通考》?为什么要重建中华古典博物学?总主编张述铮说:“因为近世以来,国人对于自家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过冷漠,对于中华古典博物学更是陌生,我和我的同仁们亲感亲受,难以沉默。”如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那是由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代为发现的,而家喻户晓的国宝大熊猫则是由法国传教士戴维首先认定、首先命名的,根据这个动物的颜色和科属,定为“黑白熊”,民国时期又根据形态和属性,改称为“猫熊”,后来国人却又将这一熊科动物“猫熊”颠倒过来,反称之为“熊猫”。

  《中华博物通考》以史论综述中国历代名物源流与发展演变,从上古至近现代海量传世文献和实体名物中寻源溯流、考辨比勘异名异称,以考古文物印证中国历代文献(包括域外汉籍及汉学典籍)中的实物记载,以辞目详列本名、异名、俗名、概称、特称等,列举书证浩繁,加配文献原图插图或器物照片示形,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渔猎农耕、居处宫室、交通行旅、工艺制造、民俗礼制等各个方面,大多数编次涵盖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按照学科的内在逻辑,挖掘和梳理了数千种文化典籍中的中华传统博物学的精髓。

  中华古典博物学非常重视“同物异名”的辨析,因为“同物异名”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或想象,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恶。如《中华博物通考》《天宇卷》辨析了太阳与月亮的得名由来,其中太阳及其异名别称,高达190多种,可见先民对天体、对太阳是何等关注,而“月亮”的异名别称竟达220余种。

  中华传统博物学是涵括地理山水、人民物产、鸟兽虫鱼、物性物理、礼乐文籍、服饰器物,乃至道德人伦、杂史异闻的知识总汇,是体认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理解和体认世界的基本范式。中华博物学的关切点不在“物”,而是镕铄天道、人事与物象,直面人自身生存于世界的理解方式、人生实践和情感体验。

  中华传统博物学构成了物我同类、天人合一的博大的独立知识体系,具有人文关怀的深厚传统,是理解和诠释世界的另一视野。《中华博物通考》体现了建基于中国历史经验的自立的学术话语体系,为重新审视以近现代西方科学体系为基石的现代文明关于外部世界,尤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解决当下人类文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环境、科技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困扰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编辑:韩瑞敏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