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阔论】“外行”如何阅读哲学书-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图书

【高谈阔论】“外行”如何阅读哲学书

2020-06-28 07:28:28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冷荞麦

  6月21日是萨特的诞辰。如果不是有心的媒体念叨,想来极少人会注意到这个事。作为欧陆哲学的大师,萨特,以及存在主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曾经盛行一时。彼时,不少有文化的人甚至将“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一论调归属到萨特的名下,而其所谓“人有选择的自由”(虽然可能是荒诞的)却几乎无人提及……

  这一有趣的现象其实很正常:在那个年月,别说市面上,就是在大图书馆里也很难找到萨特汉译的著作。其之所以流行,背后的根本原因,显然不是基于萨特或存在主义,而是改革开放前提下,人们对思想、对哲学,也即是对人、对人生,意欲换个角度审视(思考)的渴望。

  如今,存在主义早已在华夏“没落”,而在西方,也淡出了主流哲学的视野。然而,正所谓“病树前头万木春”,新近这段日子,哲学又呈现出在“大众文化”领域热络的苗头,“多读哲学,少看鸡汤”,这样的帖子竟然也热到刷屏。

  不过,置身大众(文化)领域,哲学著作的晦涩,感觉不适于阅读的样子。我的一个作家朋友(归类为高文化水准群体应该可以吧?)前几天就表示休谟读不懂:受这波思潮鼓动,她想读哲学著作,有人推荐了休谟的《人性论》。如果英美推崇的休谟都难读懂,欧陆崇尚的康德恐怕更让人头晕了——德语汉译真的是非常糟糕。

  由之,一般大众读者是否就更不必劳神阅读哲学书籍了呢?

  我以为恰恰相反:“外行”更应学习哲学,尤其是,处在网络信息杂乱堆砌的当下,我们更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哲学的“回归”。

  与哲学圈子里大神们的思路有异,我琢磨非哲学职业群体虽然必须阅读哲学,但没必要“读懂”哲学家们的深刻思绪,就像针对作家朋友的疑惑所做之回应那样。我以为从哲学史入门不错,或者尝试《苏菲的世界》这种趣味性很强,却又不是哲学著作的哲学小说也可以,先了解那些作为思想者的哲学家,了解他们的理论和思想,然后再来翻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至于现当代的哲学典籍,对“外行”来说,罗素所写就是较优的选择,比如《罗素自选文集》以及他大量哲学思维丰富的随笔和文论之类,通俗易懂的罗蒂著作亦然……再后,如果您感觉自己必须痴迷哲学问题,那就返身回到康德甚或是柏拉图,就像古典音乐的痴迷客,始于巴赫,转一大圈后再回到巴赫那样。

  不过,作为身在哲学象牙塔之外又无意成为哲学家的阅读者,客观说,诸如我是谁?人生的意义、目的,以及客观实在和显像(表象)的分野,甚至道德、价值的完备与否等等,这些一直以来让哲学家们脑子晕乎的烧脑问题,不妨搁置一边。也就是说,门外汉的我们无须去弄明白哲学家的命题,而是把阅读(兴趣)的重点,移动到哲学家们如何证明其观点、命题成立这方面来。比如理性主义康德和经验主义的休谟,他们想说什么无所谓,但两个人论证其学说——无论是经验(归纳)的实证还是理性逻辑的推理的手段和方式,实则异曲同工,无不是基于人类科学认知事物的思维范式。倘若我们立基于此,那么哲学的学习(阅读)显然就会更倾向于思维训练,而不是哲学本身那样,沉湎于对终极问题(答案)的一般化(抽象化)追求。

  爱智慧也好,深邃的洞见也罢,哲学及其思维的训练,作为人类思维的极致模态,确有晦暗不明之嫌,但触及哲学共有的思维脉络相对容易,如典型的思路:任何命题(真理)的证成,都必须经得起质疑——就如哲学家们一直以来没完没了相互诘难的那样,经不起(反向思维)质疑的观念尤其必须谨慎对待,特别是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

  最后看一个热门问题:人是理性(逻辑)的吗?如果是,机器(AI)取而代之不就指日可待吗?反过来,如果理性是被激情驱使的,那人工智能的威胁还暂时无须焦虑……

  这里不是要选择哪一个答案,而是面对截然相反的论断,我们应如何去分析、梳理、厘清——这比“虎是食肉动物”之类的知识性常识更有常识意义。

  当建构起相应的常识范思维,更多地避开“感悟”、独断类的欺骗就是必然的了。

编辑:卢云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