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抗疫纪实影像:中国精神的生动表达

2020-04-29 11:23:48 来源:光明日报

  本版图片均为《英雄之城》海报。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在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纪实影像承载着记录伟大时代、弘扬中国精神的使命,传递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家国一体的理念,构建了丰富多元的视听内容生态,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抗疫纪实影像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彰显着人类对抗病毒的物质力与精神力。镜头下的一个个中国战疫故事,为我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战胜疫情传递了力量和希望,也为世界各国共同抗疫注入强大信心与重要动力。

  1、主流影像彰显记录者的使命与担当

  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主流媒体无疑经历了一场大考。在抗击疫情的报道中,国家级媒体充分发挥全媒体“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传播效应与能量,显示出新型主流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从传播内容和形态上看,国家级主流媒体除了以新闻报道发布一系列重大信息之外,更强化了高品质纪实影像的生产,以特有的时代敏锐性与专业精神,向世界讲述撼人心魄的中国故事,体现了一个民族万众一心、团结战疫的果敢坚决与大国作为。这些全景式、大容量、高水准的影像是对现实与时代的同步记录,也是对中国精神生动、有力的视听表达。

  纪实影像的价值与魅力在于“真实”。在湖北、在武汉,在最紧急也最危险的现场,与白衣天使一起冲锋的正是影像背后的无数新闻工作者,他们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武汉战疫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众多奋斗者的温情大义。新华社出品的《英雄之城》凝结了60多位一线记者在武汉实地拍摄的大量珍贵影像,《中国战疫录》系统梳理了中国战疫进程,全景展现疫病突袭情况下的中国作为,绘就感天动地的抗疫群英谱。《战“疫”》回溯了中国防治鼠疫、天花等传染病疫情的历程,表现了国人历经磨难积淀的坚毅与智慧。与武汉主战场并肩作战的还有地方各级主流电视媒体,北京台《生命缘》、上海台《城市的温度》、深圳台《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记》等,它们同样以特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共同呈现举国同心、共克时艰的战疫图景。

  主流媒体创作的这些影像,交出了新时代的一份答卷,它们不仅记录下科研工作者、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等一线战士平凡而伟大的壮举,也彰显了记录者的使命与担当。这些来自抗疫一线的影像,反映的正是中国人民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不惧任何风险挑战、不怕任何挫折磨难的中国精神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

  2、日常叙事传递人间真情和人性力量

  个体记录者以日常视角留下了武汉最具温度的动人影像,通过千万个“第一视角”,观众看到了各行各业的平凡英雄:方舱医院民警张敬畏、民航飞行员翟晨飞、视频博主林晨、快递勇士汪勇以及无数不知姓名的真心英雄们……痛苦、坚韧、希望在日常化的场景中温情而又克制地呈现出来。

  疫情下的故事,生长在真实、富有质感与温度的现实土壤中。故事的主体是“人”,核心在于“情感”。纪实影像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它以“感性”的方式留存普通人的面孔、表情甚至呼吸,将“情感”转化为可复制、保存、传播的文本。人们通过对影像的感性阅读,重新发现被忽略的细节、真相。一些个体记录的镜头或许并不具备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技巧,但充溢其间的烟火味道、人性光辉与人间温情,却无法摹写、无可替代。个体的影像日志记录的是普通人,关注的是寻常你我,生存的渴望、生命的刚强、生活的艰辛,友爱、至爱、大爱的万千情愫,奔涌在汪洋大海般的社交平台中,以强大的感染力引发了观众的共情与共鸣。这些海量的视听文本尽管短小、碎片化却鲜活而温暖,不经意间获得了抚慰人心的力量,驱使人们对生活本相和生命意义予以反思与追问。

  日常叙事的个体悲欢,在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多种关系的纠葛之中汇入时代洪流。日常叙事强化了个体生活经验的捕捉与呈现,它将个体记忆融入了宏大叙事之中,在表达“家国一体”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疫情“风暴之眼”的武汉,大量纪实影像采取日常叙事策略见证平凡英雄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

  《第一线》将镜头对准武汉七家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医院,直击疫情中心地带的惊心动魄;《凌晨四点的武汉》《武汉24小时》《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等作品,都是从个体视角出发记录宏大历史事件下的小人物。《在武汉》聚焦封城下各类人群的生活与生存状态,志愿者车队、出租车司机、免费送菜的阿姨……一个个普通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引无数人泪目。其实,个体与群体从来不是一种矛盾关系,日常视角与宏大叙事也并不冲突,二者的区别只在于表达语态、语气、语调的不同,个体画像、群体塑像共同汇聚成一个宏大的国家形象。在大灾面前,普通人的困惑、挣扎、奋斗汇集在一起,他们的喜怒哀乐化为真诚、质朴、平实的影像。凡人小事饱含的人间真情和人性力量,书写了无比珍贵、具有文献价值的时代“影像志”。

1 2 共2页

编辑: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湖南森林火车变身移动书屋 市民乘车阅读

    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湖南汝城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的小火车内摆放了众多图书,吸引了市民纷纷乘车阅读,小火车载着市民与图书穿梭在森林中犹如移动的书屋。

  • 世界读书日:农家书屋开到广西北部山村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沙子乡沙子村,几位学生正在农家书屋中借书读书。该书屋有政府配套和社会捐助的书籍3000余册,涵盖农业养殖、经济知识和社会人文等多个种类。

  • 图书馆里品书香

    4月22日,市民在吉林省图书馆内阅读。 自3月份恢复开馆以来,吉林省图书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少市民经过实名制预约前来借阅书籍。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世界读书日:春日书香浓

  • 优势栏目

    永泰庄寨:重新发现家文化

  • 优势栏目

    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