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刻,文艺的慰藉与力量-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这个时刻,文艺的慰藉与力量

2020-04-09 15:39:44 新华日报

  连接人类共同的情感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有很多话想倾诉。正是这次疫情,让很多人开始重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重温对爱和美的感动,重拾对人生重大命题的思索。

  文艺绝对不是轻飘飘地打发时间的道具,它可以是我们进行艰苦的思想跋涉的工具。豆瓣网友“沉静天空”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份私人书单中,总共列举了十本相关领域的书籍,有纪实也有小说,涉及了鼠疫、霍乱、埃博拉、艾滋……书里的句子,很多都能作为现实的互文,给予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比如,加缪在《鼠疫》里写道:“个人命运已不复存在,唯有一段集体的历史,即鼠疫和所有人的共同感受。”普雷斯顿《血疫》,则将触目惊心的病例,用田园牧歌般的语调叙述出来,其中的反差更令人悚然。“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卡尔·齐默《病毒星球》 讲述了各类病毒源与真相,发出严峻警示:“下次再有某种病毒从野生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体内,很可能还会引发大规模疫情,而我们完全可能对致命病毒一无所知”……瘟疫并非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这些书籍却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思考角度。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更是生活在理想之中。文艺,正是通过审美的方式,让所有人用新的方式重新链接。疫情期间,一张医生与病人同看夕阳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中,一位医生送一位老先生去做CT检查的路上,停下匆忙的脚步,陪着他一起看了会儿夕阳,这温情一刻被永远地定格。这位87岁的老先生曾经是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在医生撤离的时候,他在病房中特地拉了一首歌曲为其送行,让许多人泪目。在面对疫情这座沉重的大山之时,所有下意识的审美举动,都折射出令人动容的人性高贵。

  我们没有被沉重的现实击败,我们心中还存有爱和希望。所谓文艺,正是发自内心的对美的追求。一位海外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段视频:“即便宅家隔离,奔放热情的意大利人民也能整出点名堂:自发组织的18点音乐会可谓横空出世,而且几乎全民参与,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人们每天晚上会在自家阳台摆好架子鼓、长号等,有乐器的敲乐器,不会乐器的也拿出家里的锅碗瓢盆来敲,甚至有人把手机手电筒当荧光棒挥舞。这个热情的国家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证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爱是最光辉的灵魂闪光。”蔓延的疫情曾一度带来“至暗时刻”,但是文艺给我们带来了安慰、同情和理解。南京大学青年教师陆远去了先锋书店之后,对线下书店的惨淡表示同情,“特殊时期,买一包书,大概就是最好的共克时艰。” 当北京著名书店“单向空间”发出求助信后,众多网友加入了众筹行动。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文艺如同汪洋大海,连接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疫情期间,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在线上为学生讲解唐诗宋词。这个时候读诗词,有什么意义呢?他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提升我们的人格境界。读诗的终极目标就是读人,阅读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脉搏,就能接受精神上的熏陶和感染。”他提倡说,我们可以借鉴儒家“易地则皆然”的思维模式,“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正在第一线出生入死,同学们暂时无法参加实际斗争,就让我们遵守国家的要求,自觉在家闭门不出,为隔绝病毒传播尽一份力。当然,闭门在家也不应虚度光阴,就让我们利用这个漫长的寒假多读一点李、杜、苏、辛,从那些诗词精品中汲取丰盈的精神力量,为将来成长为钟南山那样的国士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艺术的精神影响力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审美,对观众情绪情感产生各种作用而实现的。”评论家毛贵民说,文艺也是这样,一部好的作品给人情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疫情肆虐时,我们可以依靠文艺认识未知的世界,鼓舞我们的精神,增加精神免疫力,大家一起参加抗疫战斗,一起战胜病毒,夺回美好生活的自主权。记者 顾星欣

1 2 3 共3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 2019七夕:过好中国的“情人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这是佳期如梦的七夕。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绵延着中国农耕文化中最温柔与浪漫的那一页。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成都市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发布手绘漫画致敬烈火英雄

  • 优势栏目

    南昌:别样清明一样情

  • 优势栏目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高沙:总能牵去一抹蓝色乡愁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