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推广传统文化 京城自有隐士

2020-01-06 07:33:17 北京青年报

  隐于画室

  70后画家沈钰沅

  志在传承“京派工笔花鸟”

  “你只有懂得生活,才能懂得‘京派工笔花鸟’的美。”沈钰沅说,“可惜,现在懂它的人越来越少了。”

  沈钰沅,1976年生于北京,画家,“京派工笔花鸟”的传人。他是高宗水先生的入室弟子,他的师爷是“京派工笔花鸟”的代表人物俞致贞先生。俞先生的师父,一位是张大千,另一位则是工笔花鸟大师于非闇。

  尽管“京派工笔花鸟”画细腻之中见阳刚,规矩之中有创新,且尽出名家,可是在沈钰沅看来,今天的“京派工笔花鸟”有些湮没了,至少在美术界知音难觅。“一方面老先生们不愿意宣传,也不愿意弟子们过多宣传,他们奉行低调,觉得靠的是本事,不是靠吹牛。”沈钰沅说,“另一方面,这也与传统审美在今天不为更多人所熟悉和理解有关。”

  沈钰沅起初希望能够通过一些网络平台来普及国画艺术和传统审美知识,很快就遇到了“挫折”。他喜欢在介绍知识的过程中评画,例如指出一些作品中违背生活常识的细节之处,但有的时候网络平台上的版主会悄悄恳求他别再评了,因为被点评的原作者就在这个版里悄悄地看着。

  “格物致知。”沈钰沅说“京派工笔”上承北宋的院体画,注重生活,讲究从生活中感受到美,所谓近物情、达物理,违背生活常识是不被允许的。因此他会把一年中大量的时间用于逛北京的公园,观察园内的鲜花,最后选择其中两枝最美的花进行写生。

  “一年四季花不同,每种花有每种花的特点。”沈钰沅不习惯对着相片作画,“写生不是看什么画什么,而是要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选择最好的一个视角,画出它的每一个细节。”

  在沈钰沅看来,写生的过程也是让人了解“京派工笔”的过程。写生过程中,沈钰沅总会遇到有人旁观或询问,这个时候也是他介绍“京派工笔花鸟”艺术的过程。

  其实,在2019年,写生和创作以外,沈钰沅大量时间花在了课堂上。他穿梭于一些社团里,教授花鸟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一些画室里,他会教授传统绘画的颜料制作。

  “‘京派工笔花鸟’对颜料要求很高,应该是天然的原料,而且很多时候是就地取材。”沈钰沅会教学生用火龙果、甜菜根去制作“纯绿色有机颜料”,这些源于蔬果市场的原料一旦被制成颜料用于作画后,颜色经久不褪。

  “我希望让人们知道的是中国传统的审美是根源于生活的。只要扎根于生活的妙处,这样的艺术必然是美的、生气的、正气的、阳光的,它不是歪曲的、病态的、虚浮的。”沈钰沅说,“这就是京派工笔花鸟的价值所在。”文/记者 王岩

  隐于二次元

  90后设计师虹靓

  游戏造型也有文化内涵

  90后,作为推广传统文化的新一代“隐士”,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文化的内涵,注入自己对传统文化新的理解,他们一路坚持,也一路被质疑,但他们相信自己正在打造着属于新时代的新传统文化。

  “我觉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个时代应该带有新时代的印记,我们通过游戏、视频、音乐记录着、保存着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年轻人接受它、喜欢它、传承它的最好方式。”说这话的人正是游戏造型设计师虹靓,他是典型的90后,工作五年,已经与多个古装、传奇游戏进行合作,对于为什么这么喜欢传统文化?他说:“小时候喜欢看古装剧,长大后才知道一些古装剧的造型并不是高度还原当时、当代的文化造型,我上大学开始就开始研究,这一研究就被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进去’了。”

  虹靓上大学时候开始玩汉服的cosplay,“我们要了解这套服装是当时哪个阶级人穿的,什么样的发饰、发型适合这套衣服。”虹靓用生活中的爱好,来解释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通过爱好开始深入的。上班后,虹靓想把自己的爱好与工作结合,他就选择了游戏造型设计师,“我的古装项目会多一点,因为他们知道我喜欢这方面的传统文化。”

  每次接到任务后,虹靓问自己最多的是,“我要把人物的造型找到一个时代落点,我们会反复和制作人开会,我也会提出我自己的想法,哪个时代的服装造型更适合这个游戏内容。”

  虹靓会和同事翻译大量的文化书籍,找寻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化基因,从而设计到自己人物所需要的服装上,是传承照搬?还是融合创新?这是摆在每一位传承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对于虹靓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他直言:“传统文化要在新时代焕发出他的文化光彩,传承很重要,传承需要载体,载体需要和年轻人结合。”他就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化传承之路。文/记者 王磊 统筹/满羿

1 2 共2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 2019七夕:过好中国的“情人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这是佳期如梦的七夕。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绵延着中国农耕文化中最温柔与浪漫的那一页。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芭蕾舞剧《茶花女》将推出上海芭蕾舞团版本

    11月2日,上海芭蕾舞团在沪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本月16日推出上海芭蕾舞团版本的芭蕾舞剧《茶花女》,参演正在上海举办的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民俗荟萃迎新年

    12月31日晚,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推出“火龙钢花”“威风锣鼓”“渔灯舞”等民俗表演迎接新年的到来。

  • 多彩晋绣

    近日,一场以“母亲的花——民间晋绣”为主题的晋绣展在太原美术馆展出。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全民阅读中的那些人

  • 优势栏目

    “须弥福寿”展亮相故宫

  • 优势栏目

    “红旗”猎猎舞动俄罗斯旋风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