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最早的中国”:展示不一样的夏文化-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探秘“最早的中国”:展示不一样的夏文化

2019-10-20 10:13:1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洛阳10月19日电 题:探秘“最早的中国”:展示不一样的夏文化

  中新社记者 李贵刚 孙自法 韩章云

  从古至今孕育了华夏民族的华夏文化终于有个“家”。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19日在河南洛阳开馆,记者走进这家博物馆探秘“最早的中国”里的密码。

  10月19日,展示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河南洛阳开馆。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何以落户洛阳?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洛阳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河洛文化的“发祥地”。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夏朝到底在哪里?千百年来,一直是未解之谜。

  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赴洛阳调查“夏墟”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中国最早“紫禁城”、最早城市主干道网、最早青铜礼器群、最早绿松石器作坊等文物遗迹……60年来,三代考古人不断刷新考古的“中国之最”。

  图为乳钉纹青铜爵,是二里头时期的核心礼器,也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 韩章云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二里头虽不像殷墟有甲骨文自证性文物,但学术界初步确认其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是毋容置疑的。

  鉴于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官方将其纳入“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并建馆于洛阳偃师。

  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核心领土范围便是在今洛阳偃师一带。

  相关专家表示,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二里头遗址最有可能就是夏王朝遗存,该博物馆落户洛阳有史、有据。

  有何镇馆之宝?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6.3亿元人民币。

  据悉,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60年来,出土了大量文物。截至目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共入藏两千余件文物。

  图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兽面镶嵌绿松石铜牌饰,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最精美的镶嵌铜器,是夏代青铜文明的重要物证。 韩章云 摄

  其中,被誉为“中国第一龙”的绿松石龙形器、被誉为“华夏第一鼎”的方格纹铜鼎、被誉为“华夏第一爵”的乳钉纹青铜爵、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等“国宝”入驻。

  值得一提的是,该博物馆还专门开辟了“学术人物”板块,讲述文物背后故事。

  包括二里头遗址发现者徐旭生、二里头遗址首任考古工作队队长赵芝荃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倡导者宋健和首席科学家李学勤、仇士华、李伯谦、席泽宗等专家们的珍贵资料。

  两年来,该博物馆共征集到“夏商周断代工程”珍贵文件、图书、音像资料共159件以及来自社会捐赠的有关二里头考古的专家学者书信、手稿、书籍等。

  “这批珍贵资料是无偿捐赠的,对整个展陈起到了重要补充作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图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网格纹铜鼎。 韩章云 摄

  不一样的夏文化

  相比其他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色就是展现“最早的中国”,展示不一样的夏文化。

  据知,该博物馆共使用夯土4000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单体夯土建筑,还使用了逾2万块紫铜装饰板。

  众所周知,夯土和青铜是早期遗址文化象征。

  二里头遗址发现了3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夯土宫殿建筑基址群。此番有意将博物馆与整个二里头遗址环境吻合。

  远远望去,整个博物馆就像一座“破土”而出的“铜城”。

  官方称,这座“铜城”集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于一身。

  图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景。 韩章云 摄

  在陈列方面,该博物馆设了“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和“世纪探索”三部分,系统地展示了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的探索历程及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

  同时,还通过文物、图版、浮雕、沙盘、VR体验等多样的展陈形式,让文物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让观众感受不一样的夏文化。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立,有利于阐释早期中国形成历程,让公众更好地认知了解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历史的力证。

编辑:郭丽娟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 2019七夕:过好中国的“情人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这是佳期如梦的七夕。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绵延着中国农耕文化中最温柔与浪漫的那一页。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荟萃近60幅代表作 香港举办“张大千精品展”

    为纪念张大千诞辰120周年,香港苏富比主办、台北羲之堂协办的“无象之象——张大千精品展”将于10月12日至11月9日在香港举行。

  • 800余名台湾妈祖信众赴闽谒祖进香

    10月10日,20多家台湾妈祖宫庙的800余名妈祖信众来到福建省漳州市的上街天后宫谒祖进香。图为台湾信众在上街天后宫旁主要街道绕巡,热闹非凡。

  • 探访台北最后一家铸字行

    10月10日,台北太原路上的“日星铸字行”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铅字排版。该铸字行开办于1969年,专门制作铅活字及铅字印刷,是台北仅存的一家铸字行。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残健融合“爱的阳光”公益晚会走进浙江乐清

  • 优势栏目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惊艳天津

  • 优势栏目

    明长城广武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