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火”遍傣乡的年轻县级文艺队这样引领民族服装风尚

2019-07-28 07:51:15 人民日报

  苦出来——

  练就扎实基本功

  早上8点半,排练室里雷打不动的练功开始了。男女队员各排成一列,大多数赤着脚,前桥、侧翻、前空翻、踺子后空翻——地板跺得咚咚响,谁的基本功怎么样一望便知。李波练得有些吃力,他进团13年,今年35岁,与十八九岁的弟弟妹妹团员比,“软开度”差些。身为副团长的他却说:“大家的标准是一样的,不坚持练功,和村里的文艺队有啥区别?”

  只要不演出,这支队伍每天都坚持在简陋的排练室练功。私下里,王峰几次提醒记者:利用采访多鼓励鼓励队员们。记者知道,他们中没有一个是专业院校毕业,都是村里孩子,大多十五六岁入团,谈不上舞蹈“童子功”,有的还卖过衣服、摆过小摊。

  训练他们的杨忠寿老师今年72岁,从临沧歌舞团退休发挥余热来指导。杨老师很传统,挂在嘴边的话是“台上要显贵,台下得受罪”!他认为文艺队里的年轻人别指望挣大钱,目标是要在舞台上赢得喝彩。尽管队员们很努力,杨老师还觉得有遗憾:“半路出家”跳舞,腿好练腰不好练。他说:“近几年演员进步挺大,但离专业目标有距离,我们还在路上。”

  耿马夏天热,可文艺队夏练三伏一点不马虎。王峰坦言,县级文艺队还每天都练功的,怕是不多。“有些更高层级的文艺团队,基本功也未必像我们这么扎实”,他说完又问记者:“这么说合不合适?”

  王峰上心的除了基本功,还有队员的文化水平。他直言不讳:“队员们多是初中毕业,没有阅读习惯,我就鼓励他们多读书,哪怕读小说也行!”团队为了学习民族文化,自编了傣文教材,印在A4纸上。记者翻看发现,多是傣文生词,有的画着一头牛、一匹马,旁边注明傣文和发音。

  白族的杨涛说:因为跳舞,懂得了许多民族传统。佤族的奎孟清去过成都、北京等“大地方”演出,她说网友点赞民族舞蹈,也是跳舞的动力。如今,团队聚集起傣族、佤族、白族、景颇族、拉祜族和汉族的年轻人,去演绎表达传统。

  队员们年轻爱玩,文艺队又是开放式的,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平时怎么管理?李波告诉记者,队里训练苦,留下来的都是真爱跳舞唱歌的。“外出演出大家都一起活动,管理说到底靠的是团风,现在的团队像个大家庭,队员们暗自也在比学赶超。”李波说。

  沉下来——

  到民间采风“采到根上”

  19岁的引少是个漂亮的傣族姑娘,入团快四年了。她是耿马首届“水姑娘”比赛冠军,也是个“小网红”。以前她玩“快手”,有1万多粉丝;如今转战“抖音”,粉丝也近8000人。她随便放一段自己跳舞的视频,经常有十几万的点击量。和记者聊起这些,引少倒很清醒:网友喜欢的,是我们民族文化!

  耿马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0项,文物保护单位23个。耿马和孟定,历史上都是土司府驻地。王峰说,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一次去走访个老民间艺人,他见面第一句话是,你们怎么才来啊”,王峰对此嘘唏不已。

  19岁的傣族团员能底发现,团长带他们下乡采风,都要“采到根上”。能底是滚乃村人,滚乃是个傣族世居村落,傣族习俗沿袭不断,是云南省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之一。村里人路亮介绍,以傣族传统宫廷鼓乐为例,就分为四个曲调,江水调绵延悠长,情歌调节奏欢快。神奇的是,把这些调子谱成曲再演奏出来,“就不是那个味了”。传统民间艺人记谱方式特别,用上了蔬菜水果的名字,如“菠萝鼓”等。“要得到民间真传,得沉下心慢慢来。”王峰说。

  文艺队正在排练“女创拳”,相传是一套由女性创造的练兵拳法,有拳术、刀法、棍法。53岁的拳师岩亚介绍,“女创拳”的祖训是,“只准在波乃村里教授拳法,也不是谁都能教,成为师傅条件苛刻”。为学好“女创拳”,王峰带着20多人遍访民间艺人,在村里吃住7天,了解动作要领、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公演那天,团里请两个民间师傅到现场观摩,俩人都偷偷流下热泪。

  无论是压轴节目“马鹿舞”,还是网友喜闻乐见的“泼水舞曲”,都要“回流”接受检验。王峰团队每年有70多场下乡演出任务,田间地头、坝子广场,横幅一拉,不管有没有舞台,年轻演员们都能“顶得上去”。王峰管这叫“艺术回流”:他们的歌舞来自民间又回馈民间,像傣乡佤寨的山风一样自由自然。唐青华称赞:“团队抓住了耿马文化的根脉!”(记者 徐元锋)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老铁匠”的新生机

    “在当下这个时代,手艺人更需要顺应生活,在坚守中创新,这样才能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让老技艺焕发新生机,真正传承下去。”杨光权说。

  • 天津: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市民夜生活

    7月16日晚,市民从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旁走过。近日,为进一步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利民举措。

  • 西藏扎什伦布寺僧人辩经答辩

    7月13日,扎什伦布寺僧人辩经。11日至13日,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僧人《因明学》显宗教法立宗答辩。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燕门乡茨中教堂

  • 优势栏目

    献礼新中国70周年 全国书画大赛作品评选结果出炉

  • 优势栏目

    2019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古滇名城欢乐周启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