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家联袂呈现《铁冠图》-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京昆艺术家联袂呈现《铁冠图》

2018-09-19 15:53:44 北京晚报

  幕后

  传奇剧作如何得以重现

  传奇《铁冠图》是清代无名氏所作,原本已佚。戏曲舞台上所演的《铁冠图》,在吸收了曹雪芹祖父曹寅撰写的《表忠记》、署名为遗民外史的《虎口余生》等多个涉及“甲申之变”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剧作之后,熔为一炉,混杂上演,讲述了明清易代之际,李自成起兵攻破北京、明崇祯帝自缢覆国以及清兵入关新朝建立等多个巨变接连发生的这一历史时期的故事。该剧在京剧界和昆曲界都有着很大影响,“昆曲大王”韩世昌、京剧大师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等都曾演出过其中折子戏。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琢磨,该剧锤炼出了文武并举、声色俱壮的表演特点,而且打破了生、旦格局,多个行当均有独到之处,具备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称得上是唱作俱佳的宝藏经典。但这部凝聚历代京昆名家之功的全本《铁冠图》消失于舞台已经长达三十余年,甚至不少年轻观众从未听闻,几成绝响。

  戏剧研究学者傅谨表示:“作为清初传奇中最杰出的一部作品,《铁冠图》能以串折演出的形式再次登台可谓意义重大。该剧不仅本身具有传奇性,还有特殊的艺术特色,行当众多、集合难得;传承各异、影响巨大。全剧有多个主演,不同场次由不同主人公‘接力’完成,因此一部剧的不同部分便在不同的行当中流传。如《对刀步战》、《别母乱箭》是武生、老生戏;《撞钟分宫》是昆曲官生戏;《刺虎》是旦角戏。不同行当成就了这部作品的艺术丰富性,能够集合不同行当的名家共同演出该剧,在戏曲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这其中,《刺虎》之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曾先后前往美国、前苏联访问演出该剧,大受欢迎。1930年,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还特地为梅兰芳拍摄了《刺虎》片段,成为世界电影历史上第一部中国戏曲有声短片;同年胜利公司发行的梅兰芳录音唱片中也含有《刺虎》片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兰芳罢演八年后首登舞台,便是以这出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演出的《刺虎》重启舞台生涯,轰动一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待梅兰芳北上之后,便将《刺虎》割爱辍演,一众梅派弟子也再未有机会学习,这出经典的梅派昆剧也在上海的舞台上消失了一个甲子之久。

  然而,在梅兰芳留下的资料里,昆剧本就稀少,《刺虎》除了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不足1分半钟的短暂录像、极少的唱片录音之外,再无踪迹可寻。但机缘巧合,1998年,北京青年戏曲研究者陈超曾向梅兰芳的亲传弟子李金鸿、梁小鸾这两位老艺术家问艺,请老艺术家们说戏、根据记忆恢复梅兰芳先生所演的《刺虎》,整整花去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复排完全。史依弘正是在陈超的帮助下,习得了几近湮灭的梅派《刺虎》。

  与此同时,史依弘还向91岁的卢燕求教。作为梅兰芳的义女,曾亲看过梅兰芳复出演出《刺虎》的盛况。经卢燕指点,史依弘在排演中,进一步加深体悟梅派艺术的精妙之处与表演艺术的至高境界,即综合运用唱腔、念白、身段、表情、指法、眼神、舞蹈、武打等艺术手段,最终仍是要归结到人物塑造上。

  本报记者王润

  上海报道

1 2 共2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我们的节日·中秋

    中秋佳节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自觉、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节点。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延禧宫

    一部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带火了线下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景点。

  • 2018爱在七夕

    总会有人问,爱情是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执着追求?是相互依托的幸福?还是温馨从容的夕阳红?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外一家亲 欢乐迎中秋

  • 优势栏目

    贵州高校盲人乐团:用音乐寻找光明

  • 优势栏目

    第十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举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