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日历逛长廊” 揭开彩画的秘密-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文化头条

“带着日历逛长廊” 揭开彩画的秘密

2020-11-16 07:37: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来源:北京青年报

  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画久负盛名,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它也给人们留下了种种疑问:这些彩画讲的都是故事,当初是谁画的?这些画为何有的保护完整,有的却色彩尽失,难以辨认?

  11月10日、11日,北京青年报“后台”文化直播开启文旅云游活动“带着日历逛长廊”,与文物出版社、颐和园一道,揭开长廊彩画的秘密。

  颐和园副园长秦雷、研究室主任赵晓燕、曾获全国科普大奖赛冠军的讲解员舒乃光、研究室工程师张鹏飞、设计室工程师胡春伟、遗产监测中心工程师闫晓雨、园林古建专家杨宝生和文物出版社编辑冯冬梅作为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

  彩画也有“连续剧”

  颐和园长廊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重新建造。

  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全长728米。长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

  此次“带着日历逛长廊”,全国科普大赛冠军、颐和园讲解员舒乃光作为嘉宾讲解员,就长廊彩画为“云中”游客进行了讲解。据他介绍,长廊彩画里有300多幅人物故事画。

  舒乃光为大家介绍的长廊第一幅彩画是“隆中对”:诸葛亮在草庐里对刘备讲三分天下的大事。实际上,《三国演义》是长廊彩画的一大来源,除了“隆中对”,还有“夜战马超”“桃园三结义”“古城会”等。

  除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岳飞传》以及各种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乃至戏曲都是长廊彩画的素材来源,例如《黛玉焚稿》《铡美案》等等。

  很多人以为长廊的每个彩画都是一个单独的故事,但实际上彩画的素材也有重复,甚至是上下集,连续剧。舒乃光就引导观众看到了两幅彩画,讲的都是传统戏曲《打渔杀家》的故事,第一幅是“打渔”,即萧恩(阮小七)被地主家的教师爷催讨渔税银子,愤而打之;另一幅是“杀家”,描述的是萧恩与女儿最后把地主一家杀死的情景。

  画师高手暗自比试

  在园林古建专家杨宝生看来,长廊彩画有几宗“最”。一是画幅之最,数量大,另外一个“最”就是画师之最。

  杨宝生说,现在人们看到的长廊彩画是1979年重新绘制的。当时汇集了几代画师,其中既有孔令旺、李作宾这样的大师级的画师,他们当时已经70多岁了,也有很多已经退休的画匠,此外还请来了当时北京、天津年富力强的画师以及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长廊彩画汇集京津冀所有的高手”。杨宝生说。

  除了上述的“之最”以外,杨宝生说长廊彩画还占据了“粉本”之最。所谓粉本也就是画样,杨宝生说画样除了来自名著、典故以外,还包括了年画、月份牌、小人书、连环画册等。

  杨宝生一直在寻找长廊彩画的“粉本”,但一直找不全。例如“贵妃出浴”的粉本始终难以寻觅。直到最近他在一家店里看到一把提梁壶,上面的画片就是长廊的“贵妃出浴”,他才明白当时画师的参考画样来自何处。

  据杨宝生介绍,1979年的彩画是在1959年绘制彩画的基础上重新绘制的,但现在还有很多部分保留着1959年时候的状况。很多画师两次绘制都参加了。当时这些画师各自绘制各自的,相互较劲,暗自比试。

  “过去手艺人讲究不能丢手艺,不能丢面子。”杨宝生用迎风板上的彩画来举例说孔令旺、李作宾两位大师制作时,“你用这个技术,我就用另外一种技术,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特点。”

  保护彩画用上高科技

  颐和园设计室工程师胡春伟介绍,颐和园采取了许多高科技手段对长廊彩画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例如高清扫描,同时也对重点彩画进行保护性临摹修缮工作。

  由于现在的彩画是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绘制,跟清代晚期风格有些背离,这就需要他们大量的基层工作人员到现场,反复对比、验证,为以后的修缮工作保留一份资料,提供一个客观的标准。

  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寄澜亭上有两幅彩画,其中东侧的“夜战马超”完整无缺,但西侧的“八仙镇”彩画却褪色严重,几乎看不到画面内容。两幅画的成画时间几乎一样,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遗产监测中心工程师闫晓雨说,当时大家对此纷纷猜测,有人说是因为经常刮风,风将画片吹落;有人认为是早晚温差大,一冷一热,画片表面会有裂痕,因此逐渐脱落;也有人认为是光的原因,彩画在室外,日光对它造成影响。到底哪个对呢?

  闫晓雨指着寄澜亭彩画上的一个仪器说,为了得出答案,他们2014年在长廊上安装了监测设备,结果发现了寄澜亭东西两侧在光照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尤其在每年的2月份和11月份,两边照度数值相差一倍,所以东侧的“夜战马超”平安无事,但西侧的“三打白骨精”几乎认不清。此外,闫晓雨说,虽然这两幅画在亭子里,太阳不能直接照射,但对西侧彩画的威胁来自于昆明湖水的反光。

  ▲揭秘▲

  专家把关日历内容

  为了纪念颐和园建成270周年,文物出版社特意出版了《长廊彩画颐和园日历》。据文物出版社编辑冯冬梅介绍,这本日历是该社与颐和园一起策划的。该日历由颐和园研究室的专业人员一同编写,之后又经过了专家把关。该社也安排了实力最强的编校团队对日历内容进行审校,确保内容的严谨性。

  作为长期以文物和文化遗产为主要出版内容的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对日历的色彩把控最为得力。他们邀请了该社经验最丰富的调色老师为日历进行调色。在出版当天,编辑团队亲自到百公里开外的印刷厂去把控颜色的调对。

  据颐和园研究室主任赵晓燕介绍,《长廊彩画颐和园日历》选取了300余幅长廊彩画,内容涵盖长廊彩画各个方面。它不仅介绍彩画内容,也介绍彩画背后的故事和中国古建的相关知识。赵晓燕说,这本日历的设计也是秉承了颐和园的风格,古色古香,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韵味,“希望通过这本书,把颐和园的园林文化带到千家万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郑鑫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