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化头条

王丹凤:从影40余年写就银幕美丽史诗

2018-05-03 13:13:27 文汇报

  一代传奇女星王丹凤昨天凌晨逝世,享年94岁。从影40余年、奉献了50多个银幕形象,她把自己最后一次公开露面留给了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获颁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全场掌声响起,饱含着观众对“美丽”电影的热爱,更有几代电影人对于艺术的一片温暖初心。为向王丹凤致敬,定于今年6月举行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在“向大师致敬”单元中公益放映《护士日记》2K修复版。

  从周璇的时代走来,风靡一时的绝代女伶数之不尽,但能像王丹凤美丽一生不褪色的少之又少。“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员”在半个世纪后,为何仍有那么多影迷难以忘怀?

  “以前说一个女孩子好看,就说她长得有一点像王丹凤”

  1924年出生,王丹凤原名王玉凤。上海影坛熠熠生辉的明星多如许,周璇、袁美云、胡蝶、阮玲玉、陈云裳……照片挂满了她的房间。邻居影星舒丽娟知道她爱电影,就将她带到片场,推荐给导演朱石麟。一见面,朱石麟就慧眼相中,与她签订片约。

  朱石麟将她名字改名“丹凤”:出自《诗经·大雅》中的“丹凤朝阳”,寓意贤才赶上良机。果然,她的处女作《新渔光曲》就一鸣惊人。王人美珠玉在前,王丹凤也毫不失色,以出水芙蓉的清新打动了观众。

  以前说一个女孩子好看,就说她长得有一点像王丹凤。在上海一众争奇斗艳的女星中,王丹凤独树一帜:美丽摄人的容光之下,不失朴素本性。她从不以明星自居。以“小周璇”之名驰誉影坛后,也依然一部接一部地专心拍戏:《落花恨》《春》《秋》《三朵花》《合家欢》《两代女性》……

  美而不自知,几乎与花边新闻绝缘,王丹凤因此格外得到媒体和观众的尊重。

  拍《护士日记》,她到瑞金医院学打针、学护理

  1948年,王丹凤与胡蝶合作《锦绣天堂》而前往香港。《瑶池鸳鸯》《琼楼恨》《方帽子》等作品一出,事业再上巅峰,影迷遍布东南亚。本可以继续风光,但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她决定返乡与身在上海的柳和清完婚。

  王丹凤曾撰文回忆,自己婚后不打算继续演戏。旧社会“戏子”地位很低,她本意在家相夫教子。在身边人的鼓励下,才重新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找了一份工作。

  复出后,她也内心忐忑。演过那么多电影,直到话剧《雷雨》,她才第一次学习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王丹凤有张在大银幕上放光的脸,但更难的是把一切放下,演一个朴素真实的平民女子。拍《护士日记》,她到瑞金医院学打针、学护理,与护士交朋友。演《女理发师》,她去沪上最有名的南京美发店找女师傅学手艺。下农村拍戏时,戴着草帽下地亲手翻土;在内蒙古拍雪景,王丹凤就住在荒凉偏僻、连屋顶都没有的房间里,日日夜夜在没膝大雪中艰难跋涉……1961年,王丹凤与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等22人成为“新中国人民演员”,也就是影迷所说的“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她的一段段经历,也在电影圈传为佳话。

  最后一次演出,是在《玉色蝴蝶》中,从少女演到老年。回溯一生,王丹凤从16岁演到了60岁。电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她却创造了几乎不可能的奇迹。

  落叶归根,与丈夫柳和清深居简出,享受两人的晚晴岁月

  从银幕隐退后,王丹凤还活跃在社会舞台上。

  在香港筹办功德林素菜馆,忙得不可开交时,有人请她为失学儿童筹款。王丹凤暂停了手头所有的事,打“飞的”参加系列义演,演出极为成功,而王丹凤谢绝酬劳,分文未取。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胸怀,她演过的每一个女子,才善良得格外真实动人。

  王丹凤晚年归于上海,在陕南村的家中闭门谢客,与丈夫柳和清深居简出,享受两人的晚晴岁月。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她在电影节上获颁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满头银丝的她只有言简意赅的两句话:“感谢上海国际电影节。祝华语电影越办越好”。影迷们为她魂牵梦萦,而王丹凤对自己家乡故土,有着更深的眷念。

  上海见证了她的纯真童年、青春岁月,走过艰苦风光,也终究成为了她的归宿。她一步步的来时路,不仅留下了名伶的温柔倩影,更留下了几代电影人传承不改的温暖初心。

编辑: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下一场种谷子的雨

    谷雨前后,撒花点豆、种谷子。这时,常有一场雨应时而落;真是好。好雨知时节,润物,又不喧嚷,像好脾气的人,善解人意,把好事不言不声地就做了。

  • 【陋室观复】课外班整治效用几何?

    决策管理机构的毅然出手,脱钩学校的“特长生产业”还会受到追捧吗?其实这是一个市场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教育相关问题,所以还真不好说。

  • 诗词,让我们心灵不死

    能不能在某一天,某一时间,暂时丢下这些营营的忙碌,让灵魂诗意地栖居,让“此身”真正属于自己。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斗牛狂欢节传递云贵非遗文化

  • 优势栏目

    朗读,需要理由吗?

  • 优势栏目

    八旬钢琴大师再奏经典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