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都二里头 感受文明精粹-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文化封面

在夏都二里头 感受文明精粹

2020-09-11 13:41:50 来源: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在夏都二里头 感受中华早期文明精粹

  参观者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欣赏展品(2019年10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新华社郑州9月10日电题:在夏都二里头,感受中华早期文明精粹

  新华社记者王丁、桂娟、双瑞

  日前,记者穿过碧绿平旷的田野,抵达河南偃师。立于二里头遗址,心中感叹:3000多年前,这座夏代都邑里的先民,可曾想过,其子孙后代竟然成就了今日泱泱大国?

  二里头,一个在中国考古史上极为耀眼的名字。自发现以来,这处距今3800年至3500年的遗址不断带给考古人惊喜。学者认为,以中华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论,二里头文化就是重瓣花朵的花心。

  “二里头文化与都邑的出现,表明当时社会由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广域王权国家阶段,这个态势犹如从‘满天星斗’到‘月朗星稀’,由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曾长期主持二里头遗址发掘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认为,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

  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序厅,迎面最醒目的是一尊大禹雕像,以此代表夏代的开始。

  大禹治水、禹划九州……这些深植于中华民族记忆中的故事,究竟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作为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由于缺乏足够的考古证据,夏是否存在一度引起学界争议。

  1959年,史学家徐旭生率先奔向传说中夏朝城市最集中的地区,即河南中部的洛阳平原及山西西南部汾水下游一带。他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的一处遗址。

  迄今为止,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和宫城、都邑中心区主干道网以及官营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文物数万件。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为我们展现了夏王朝的社会生活图景,让曾被认为是虚构的历史变成真实可信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二里头遗址让人依稀看到曾经辉煌荣耀的王朝气象。

  经过文献史学、考古学、测年技术科学等学科合作研究,证实夏朝是客观存在的,夏史是基本可信的。这个论断已成为学术界共识,也被了解考古材料最新进展的国际学者普遍接纳。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也是学术界主流观点。

  在二里头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多项“中国之最”: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青铜铸造作坊,以及一件长70厘米的绿松石龙形器——被视为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里头遗址出土器物中,有些具有鲜明的邻近地区其他文化特征。作为二里头文化重要礼器的陶酒器盉、爵,向北见于燕山南北,南及由浙江到四川的长江流域一带,西达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一带。

  “在内部高度发展的同时,二里头文化强力向外大范围扩散,通过兼收并蓄汇集了中华大地早期文明的精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副队长赵海涛解读,在这一过程中,华夏国家完成了由多元向一体的转型,“中国”的雏形得以形成。

  记者了解,去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越来越多人有机会领略赫赫夏都风采,亲身感受中华早期文明精粹与巨大张力。

  专家表示,随着黄河战略实施,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保护迎来新机遇,这部“无字地书”将揭秘更多历史细节。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12页

编辑:郑鑫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