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创业青年返乡记:“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来源:新华社
2024-05-05 11:22

原标题:“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创业青年返乡记

新华社贵阳5月5日电(记者欧甸丘、施钱贵)在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贵州维精机械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各种铝制机械配件摆满了厂房。这家公司的创立者,是“90后”青年杨良元。

杨良元家住贵州省贵定县沿山镇,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小伙。2007年,初中毕业后的杨良元跟随家人到浙江宁波打拼,踏实、能干,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刚开始做普工的时候,厂里的技术工在调试机器、制作模具时都让我回避,怕我偷学技术。”杨良元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宁波的一家铝制活塞厂做普工。那时,技术工的工资要比普工高出不少,于是他下定决心成为技术工。为了学习技术,他白天上班,晚上就自己花钱去夜校学习模具设计、加工铸造等技术。经过两三年的学习,他不断突破自己,逐渐成长为检验员、技术工。

2011年,杨良元用一家五口的打工积蓄,在宁波创办了宁波维精机械有限公司。两台设备、约200平方米的厂房,是他的工厂刚成立时的所有资产。“那时创业没有资源、没有资金,只能靠自己慢慢积累。”他说,只要赚到了利润就投入到生产,企业也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发展壮大。

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工厂从最初的200平方米发展到目前的上万平方米。一次偶然机会,老家贵定县的领导到宁波招商引资,杨良元也成了招商对象之一。

不久后,杨良元决定回到贵定,成立贵州维精机械实业有限公司。“之所以选择回来,看中的是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潜力。”他说,每次回老家过年都能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贵州的土地、劳动力、能源价格都有竞争优势。“仅电费一项,就能抵消运输成本的增加。”他说。

贵定县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贵定县从制度保障、政策扶持、招商引资、项目发展等方面着手,围绕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堵点”全力为企业保驾护航。“我们对发现的各类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形成工作台账认真分析研判,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该负责人说。

“从最初形成投资意向到项目落地生产,贵定县就配备了专人跟踪办理,全周期、全过程、全天候提供代办服务。”杨良元说,当地政府及时帮忙解决项目进展中的问题,使他更愿意向同行宣传贵定、推介贵定。在杨良元的引荐下,已成功将两家企业吸到贵定投资兴业。

今年3月,贵州维精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产,已具备产品设计、模具加工、产品生产的能力,为当地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带动本地电解铝就地消化、交通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我打算将宁波的工厂也搬回贵定。”杨良元说,当地规划了铝产业园,未来配套产业更加完善,他已考虑将工厂全部搬到贵定,届时将为当地解决更多的就业。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