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离不开“苦难中的美丽”-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展演

成长,离不开“苦难中的美丽”

2018-05-30 13:40:04 新华日报

  图为音乐儿童剧《青铜葵花》演出现场。

 

  充满童趣的老牛、蝗虫、鸭子、南瓜灯,相亲相爱、清澈透明的“青铜”和“葵花”……5月29日下午,音乐儿童剧《青铜葵花》在南京荔枝大剧院首演,给全场上千名观众带来了欢笑和泪水,也带来了一场感动人心的洗礼。该剧根据江苏籍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改编而成,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全省少年儿童奉上了一份精彩的节日礼物。

  长篇小说《青铜葵花》是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艺术展现了“苦难中的美丽、挫折中的成长”的主题。去年6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正式启动音乐儿童剧《青铜葵花》创排工作,并由省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等单位承制,常州金坛华罗庚艺术团演出。该剧特别邀请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名誉会长李若君、著名编剧薛梅、国家一级导演胡一飞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担当主创,联袂给孩子们奉上了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融合的文艺精品。

  随着舞台上充满童趣的一道道幕布拉开,一个发生于早年前的动人故事展开在观众面前:一场巨大的洪灾过后,小女孩葵花被一个贫穷的家庭收养。于是,她和农村哑巴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两人在奶奶的照料下共同成长。他们一起经历了贫穷的生活,也经历了“苦难中的美丽”。编剧薛梅介绍说,全剧撷取原著中收养、让学、活着、离别等数个动人片段,希望今天的孩子们能体会到艰难和挫折的意义,汲取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她说,“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享乐主义极端盛行的当下,这种精神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铜葵花》的首演现场,观众中包括600余名学生,全场的孩子用真挚的掌声和眼泪表达着对这部剧的喜爱。

  舞台上,感动人的“泪点”不断袭来。因为葵花被欺负而闯祸的青铜回家后被奶奶责罚,葵花哭着跪下求情,得知错怪青铜后,奶奶心疼不已,祖孙三人相拥而泣。这一幕幕充满亲情和感动的场景,让不少观众流下了眼泪。而“哥哥你光脚冷不冷……”这一段演唱,同样看哭了舞台下不少小观众。因为家庭贫困,哥哥青铜把仅有的上学机会让给了妹妹葵花,当葵花看见哥哥为了自己卖了脚上的芦花鞋,光脚走回家时,无比心疼地将哥哥冰冷的双脚拥入怀中。

  岁月维艰,爱弥珍贵,这部剧也向我们传递着超越苦难的人性大爱。在青铜和葵花所生活的油麻地,遭受洪灾之后,家家生活不易,然而这里的人心充满了关爱。当村庄因为蝗灾过后生活陷入饥饿时,葵花却发现了天上有一朵云彩,她从天上“摘”下来一个“馒头”,分了一半给哥哥。孩子们的坚强乐观,让现场不少小观众的眼中泛起了泪光。

  “就算遇到天大的灾难,我们也要挺直腰杆活下去!”当剧中的“奶奶”说完这句话时,场下响起孩子们齐刷刷的掌声。

  “儿童剧《青铜葵花》是对这部经典名著另一种方式的解读和传播,让更多小观众除书本阅读外,还能感受音乐、舞蹈、戏剧的艺术性审美。”导演胡一飞说,这部剧载歌载舞,富有儿童情趣,在音乐上将温婉优美的江苏民歌与现代音乐节奏相融合,富有感染力。在与台上角色一起流泪时,小观众也获得了最好的情感体验和教育。

  看完这部剧,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老师尹志恒告诉记者,虽然这部剧讲的是上世纪的乡村生活,但其中蕴含的生活道理离当代的孩子们并不遥远,对他们的成长来说,这堂生动的“苦难教育课”很有必要。

  《青铜葵花》首演结束后,曹文轩对剧组表示感谢,称这部儿童剧对原作进行了艺术性的再创造,自己和现场观众被深深地吸引和感动了。他说,“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来说作用很大,我希望这部剧能够走得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能够看到。”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省文明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音乐儿童剧《青铜葵花》是继音乐儿童剧《田梦儿》《寻找“红头发”》之后,江苏精心打造的又一少儿文艺精品,目的是进一步发挥美育的滋养作用,努力用丰富的思想内涵、生动的艺术形式,提升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引导孩子们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争做时代新人。

  据悉,音乐儿童剧《青铜葵花》将于下半年启动全省进校园巡演。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刘 莉摄

  实习生 林惠虹

  本报记者 顾星欣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美术大师靳尚谊携中央美术学院“最美天团” 集体献读致敬世界美术大家

  • 优势栏目

    曾孝濂为“生命”作画感动网友

  • 优势栏目

    《朗读者》助宗庆后成“浙江阅读代言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