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在角楼图书馆,品味“最北京”

2018-05-07 07:06:22 北京日报

  ▲南护城河环绕的角楼图书馆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更显壮观。 本报记者 饶强摄

▲市民们在角楼图书馆古色古香的空间中体会阅读的乐趣。本报记者 饶强摄

  本报记者 路艳霞

  推开角楼图书馆的大门,古琴悠悠,绿植葱茏。细密线条勾勒的老北京胡同,老北京叫卖用的家伙什扑面而来。建筑、图书、展览,无不述说着北京城悠长的过往岁月。近日,记者特意走访了这家图书馆。

  作为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分馆的角楼图书馆,位于南二环护城河内侧东南转角处。左安门角楼最初修建于明代,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坍塌。经过两年时间的修复后,于去年10月以图书馆形式对公众开放。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小巧精致,建筑面积约1160平方米,内设三层,目前仅一二层对外开放。“出于安全考虑,目前图书馆三楼还未完全对外开放。”角楼图书馆运营负责人卢秋平说,接下来将开辟这一层的阅读空间,置办茶席、遮阳伞等设施,让读者更好地享受露天阅读乐趣。

  馆内一层正举办着《京城旧影》展览,黄米胡同9号、小席胡同、得丰东巷、草场横胡同33号……堪称北京胡同的画作“集结号”,幽深和宁静的胡同,通过一幅幅素描得以呈现。《聆听北京声音》展览,则将老物件一一摆放,这边,铛铛车的铃铛、救火车用的铃铛、学校用的铃铛带着老物件特有的沧桑感。那边,冰盏儿、剃头用的响器、收古董的小鼓,让胡同生活的家常味道得以神奇再现。

  图书馆角落里一个特制的“升降电梯”很别致。卢秋平说,升降梯从国外引进,是图书馆特意为行动不便的读者安装的。沿着木质楼梯或者坐电梯上到二楼,朱红色的书架和桌子显得十分古朴大方,满眼的雕梁画栋和书香融为一体。但细问才得知,和别家图书馆截然不同,这里的书没有一本可以借回家。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马宁说,这是因为所有的图书只有唯一的一本。“特色馆藏复本量都不多,如果借走了,别人查资料就查不到了。”

  这些唯一的图书,不少都难得一见。马宁说:“馆内收藏的图书包括北京的民居、四合院、老字号,还有描写北京的文学作品。”其中一个专门的书架陈列着台版书,100多本图书,是图书馆花了6万元采购而来。在另一个书架上,则全是国外摄影家留下的老北京旧影。《北京胡同留真》《旧京图说》《皇城金梦》《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北京》等,市面上已很难见到。

  读者的到来,成为角楼图书馆最生动的所在。一楼,清一色女性组成的喨音读书会正在举办活动。这一期的主题为“人生”,每个人围绕主题读书,还要交上一份阅读作业。“自从图书馆开业后,我每周都来,听过王阳明心学、《论语》讲座。还参与过古琴、品茗活动。”读者林亚萍说。

  二楼,聚集着正在阅读的老年读者和孩子。正在翻看大字版《参考消息》的武明顺说,自己之前是个孩子王,教过语文、政治,现在闲下来读点历史,看看报,觉得生活很充实。他盘点了这个月读过的书目,有《陈伯达传》《刘秀传》等,“我老了,不想让学生们觉得,他们的老师从此就落伍了。”

  角楼图书馆开馆以来共举办223场活动,直接参与1.5万余人次,被读者赞为“最北京”图书馆。“北京会客厅”“非遗52日”“老外爱北京”等品牌活动,引来文化名人纷纷到此授课,讲述北京历史文化。带领读者及外国友人进行非遗手作体验,更是馆内的人气项目。

  马宁见证了角楼图书馆的点滴变化。“还没装修的时候,这里尘土飞扬,要是没打灯,根本走不了路。”和马宁一样,读者们都很珍惜角楼图书馆如今美好的样子。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凤凰的魅力

    阳春三月来到凤凰小镇,这座江边小城,在烟雨中静静地躺在南华山的臂弯中,任由多情的江水从身边幽幽地流淌。

  • 【陋室观复】网转署名难在哪儿?

    前些日子看到俺的一篇文章有很多网络媒体转载,心里有点嘀咕:那么多有见识的文字无人问津,这个一般般的文字怎么反而很受欢迎啊?

  • 茶中日月长

    一个人喝茶,与沉默无关,与心情有染。独坐在有淡淡阳光斜入的房间里,面前是一盏清雅绿茶,淡绿色的汤汁像春天的颜色,诱惑我轻呷品茗。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斗牛狂欢节传递云贵非遗文化

  • 优势栏目

    朗读,需要理由吗?

  • 优势栏目

    八旬钢琴大师再奏经典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