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郑学富
清朝定都北京后,朝廷很重视植树,护河堤,防风沙。乾隆皇帝更是身体力行,倡导植树造林。他曾多次巡查京城的树木种植情况,并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和土质特点,提倡多植柳树和槐树,出台了很多植树奖惩措施,还写下了一些有关植树的诗。
当年种柳已成林
距离北京120多公里的泰陵(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下),是清雍正皇帝的陵寝。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乾隆皇帝定世宗山陵名曰泰陵,并于清明前往泰陵拜祭。他看到沿途道路树木稀少,一目十里,于是下令陪同的地方官吏要在道路两旁多种柳树。
数年之后的清明前后,乾隆皇帝再次御驾泰陵,看到当年栽种的柳树已经郁郁葱葱,绿树成荫,十分高兴,写诗赞道:“当年种柳已成林,无那堂堂岁月深。瞻望鼎湖西去近,几回洒涕湿衣襟。”
疏淤导顺植桃柳
元代为了加强大都的漕运开挖了一条人工河,即通惠河。河水在流入京城以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名为积水潭。积水潭和前海相连的水道因形似月牙而称为“月牙河”。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将建于明代、位于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上的镇水观音庵改建为汇通祠,祠内供奉龙王;同时疏浚积水潭及月牙河,使水流方向改变,水由西海经月牙河注入前、后海。这样不仅保障了皇城内宫苑用水,而且还能在月牙河上行舟。完工后,乾隆下令在月牙河两岸广植桃树和柳树。乾隆将此事以诗记之,诗曰:“积水苍池蓄众流,节宣形胜巩皇州。疏淤导顺植桃柳,三里长溪可进舟。一座湖亭倚大堤,两边水自别高低。片时济胜浮烟舫,春树人家望转迷。烟中遥见庙垣红,瞬息灵祠抵汇通。雨意濛濛犹未止,出郊即看麦苗芃。”
植柳以护堤
永定河位于北京的西南部,海河五大支流之一,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历史上常有水患,有“十年九涝”之说。康熙皇帝曾描述过永定河的水患:“十年之前泛黄水,民生困苦少人烟。历历实情亲自睹,老转少徙益难抚。挟男抱女走马前,皆云此河不能堵。桑乾马邑难发源,山中诸流数难难。吾想畿内不能防,何况远治淮与黄。数巡高下南北岸,方知浑流为民伤。春来无水沙自溺,雨多散漫遍汪洋。若非动众劳人力,黎庶无田渐乏食。”
清政府在加大河道治理的同时,在大堤上广植柳树,保持水土,以防溃堤。据有关史料记载,乾隆时期曾规定永定河护河的兵士每人每年要种柳100棵,对树苗的规格、栽植标准都有严格要求,以保证成活率。具体规定坑要3尺深,柳要8尺高2寸粗,以七成活为合格。
为鼓励永定河沿岸村庄的民众在清明节期间广泛植树,清政府还制定了若干奖励办法,每户植树五十株以上者,予以奖励;百株以上者,另外加奖;千株以上者,予以重奖。在植树成活率及养护管理方面,乾隆时期对地方官有明确要求:“仪、行树(道路树木)株,三年限外,仪树每千株回干(枯死)不及十株者,免议,十株以上,降一级留任;行树每千株回干不及五株者,免议,五株以上,相关官员罚俸六月,二十株以上,罚俸一年,三十株以上,降一级留用。其仪树每千株回干至一百株以上,行树每千株回干至五十株以上,主管官员降一级调用,并将该管大臣罚俸一年。”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又一次巡视永定河堤防时,写成一首五言诗,总结了植柳经验和柳树护堤的作用。诗曰:“堤柳以护堤,宜内不宜外。内则根盘结,御浪堤弗败,外惟徒饰观,水至堤仍坏。此理本易晓,倒置尚有在。而况其精微,莫解亦奚怪,经过命补植,缓急或少赖。治标兹小助,探源斯岂逮。”柳树生长快,树根纵横交错,盘结固堤,并且在抗洪抢险期间,可以随地砍伐柳树应急,迅速省时。
以植树比喻做官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有乾隆植树碑一通,正面刻有乾隆御笔题写的《种松诗》一首:“清明时节宜种树,拱把稚松培植看。欲速成非关插柳(柳最易活,折枝插地即成,根亦易长,种树十年计盖谓此。若松柏二三十年尚不入观也),挹清芬亦异滋兰。育材自合求贞干,絜矩因之思任官。待百十年讵云远,童童应备后人观。”落款为:“种松戏题,丁未仲春中浣御笔。”据说此碑原为圆明园遗物,在八国联军焚毁圆明园后移至未名湖畔。
乾隆在诗中阐述了两个道理,一是清明时节宜多植树。植树好处多多,除了可绿化家园,观赏美景之外,还能预防风灾,改善生态环境。二是以植树比喻做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解释说种柳树最容易成活,插枝即可,而且生长快,十年就可以成材,而种松树则不然,二三十年也很难长成参天大树,成林遮荫。做官和种树一样,不能立竿见影,马上见到成效,也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才能见到效果。所以当官不能一蹴而就,要有实干精神,心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前人植树,后人乘凉。
南京1800岁最老古树将由市民认养 | 2014-03-13 |
五一首日58万人逛北京公园 天坛公园客最多(图) | 2014-05-02 |
朱元璋严格要求百姓种树 不达标发配云南充军 | 2015-03-31 |
首钢厂东门开始拆除 将在原址向西500米处1:1复建 | 2015-05-25 |
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将完成保护规划 | 2015-06-24 |
古人这样过清明节! 祭祖扫墓是最重要内容 | 2017-04-05 |
西土城:蓟门烟树(图) | 2017-09-21 |
清朝廉吏康基渊是山西兴县人(组图) | 2018-02-28 |
唐代诗人的植树诗(图) | 2018-03-12 |
今年全市义务植树100万株 市民植树可网上预约 | 2018-03-1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