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阔论:哲学书籍不必读?-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娱乐

高谈阔论:哲学书籍不必读?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10-24 03:41:12

【高谈阔论】

原标题:哲学书籍不必读?

欧阳

一般情况下,际遇翻书党,我时常会有阅读哲学书籍或者理论书籍的劝诫。因为在我的观念里,阅读一(几)部哲学(理论)著作,是读书人必须跨过去的坎儿。

最近,在我贩卖这一论调的时候,收到了友人的正面回击。

朋友转了一篇公号文给我,该文出自复旦大学教授,所谓《“不必读”书单》云云。

这篇文章俺读过,本没在意,没想到竟然在网上广为流传起来。文内就有“很多经典的哲学著作”不必读的直接断言,说是“哲学有很多功能正在逐渐被科学替代……更糟糕的是,哲学著作往往还很晦涩,需要花费极多的时间精力,最后能得到啥还不好说”,然后,教授说:“恕我直言:你看得懂么?退一万说,即使你看得懂,你为此投入的巨大精力值得么?”

恕我直言,我基本不同意教授的关于某些书籍不值得读的判断。关于“哲学有很多功能正在被科学替代”这种信口而言的说法,我无话可说。而大多数哲学书籍“晦涩难懂”之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问题是,看得懂、看不懂的界定。

想当初,笛卡尔与各路神父争辩时,总有提及“误读”,也就是指那些大神们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这样的情形几乎是哲学家之间普遍的现象——所以才争辩不休。由之可见,真正读懂,或者被作者认为理解了某部哲学典籍,确实不是容易的事。哲学家之间都如此,普通读者,哪怕是“资深”读书人读不懂哲学书就是很正常的情形。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固执地坚持,读书人必须读几部哲学著作呢?原因很简单,在我的认知理念里,我们阅读哲学书籍最重要的层面,并不是要读懂哲学家胡思乱想地叨咕了些什么真理,而是他们论证,或者是建构的辨识世界、识读人性人生的底层坐标,是我们阅读人、阅读世界的眼界和视野……

更重要的是,一个读书人,即便是最普通的读者,倘若想要确立起细碎知识储备之外的逻辑思维,哲学书籍的阅读,几乎是必由之路。

当然,您可能不思考人生,或者沉溺于“高人一等”的精致生活,但是,即使如此,哲学的思辨路径,也是您人生旅途中必须有的标尺。有了相关的思维尺度,对那些片面的独断说词,不说质疑,至少会有谨慎的审视。显然,一旦您有些许哲学思维,您就不会局限在感性叙事的层面。

行文到此,再回到复旦教授“科学替代哲学”的命题,科学局限于具体的认知领域,而哲学,可以带给您超出具体行为方式的抽象思考,尤其是在知识、信息爆炸的当下,我们是不是更需要哲学范式的思维系统呢?

在艺术品作者和观者的心里,同一个艺术品呈现出的,实际上是不同的,什么书值得读,或不值得读,实质上是读者从中能够获取什么的问题,无论是意义层面,还是思想、经验领域。如果教授真正明白哲学书籍的意义,想来绝不会用个人的体验来推断一般的现象。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