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战士的家国情怀 - 文化滚动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抗美援朝中出生入死 和平时期响应号召回乡务农

志愿军战士的家国情怀

来源:北京晚报
2021-07-22 10:33

  原标题:抗美援朝中出生入死 和平时期响应号召回乡务农(引题)

  志愿军战士的家国情怀(主题)

  今年的7月是值得隆重纪念的时刻,对于笔者来说,今年更为特殊。今年是我父亲入朝参加作战70周年,也是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70周年。

  我是听着父亲讲抗美援朝的故事长大的,然而近16年没听到他老人家的声音了。我的兄弟姐妹委托我写一写父亲,以此来倾诉我们对他的思念。

  随运输连入朝作战

  冒死送弹药救伤员

  父亲名叫宋书修,出生于“九一八”事变前夕,军阀混战的鲁北大地。他上边有两个哥哥,在家中排行第三,因长得黑瘦俊朗,为人耿直憨厚,村里人都称他“黑老三”。

  父亲九岁那年,我的爷爷突然一病不起,因治病欠下外债后撒手人寰,奶奶很快也病倒了。我的大伯长年给地主家“扛长工”不在家,二伯被据守毛王村的土匪抓了壮丁,因修筑工事伤到了腰椎,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重担一下落在了父亲身上。

  为了养活这个家,父亲决心去北乡窑洼村的刘师傅那里学习木工。那年父亲才十三岁。刘师傅收下父亲后,并没有马上教他做活,而是安排他拉大锯、解木头。这种活最累,正当年的小伙子,拉一天大锯,浑身就跟散了架似的,手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但是父亲有一股倔劲,咬牙坚持着,一拉就是3年。3年的磨砺,使父亲的胳膊变得比一般人的长和粗,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少年时期的苦难磨砺,也使得父亲以后在朝鲜战场上,更具韧性、更有战斗力。

  1951年2月,父亲响应祖国号召,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天津军粮城经过3个多月的整训后,于1951年6月开赴朝鲜前线,编入19兵团67军199师595团运输连2排5班,连长李德荣,指导员蓝宗宝,排长姓张,班长李来宝。

  父亲的部队一到朝鲜,即遇到美帝国主义发动的夏季攻势,我军的任务是据守轿岩山阻击来犯之敌,父亲所在运输连的主要任务则是运送弹药和食品,回来时抬伤员。美七师是美军的王牌军,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与父亲所在的595团接了火。美七师凭借装备上的优势,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对我军大举进攻。敌人首先进行炮击,之后飞机轮番轰炸、扫射,在重火力的掩护下,敌军舟桥部队架设浮桥,妄图通过汉江。志愿军部队集中优势兵力,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进攻。当然,我军自身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战斗进行到激烈的时刻,弹药极度匮乏。运输连的战士经常吃不上饭、睡不上觉,冒着敌人的炮火运送弹药、食品并抢救伤员。父亲身上的汗水和着炸起的泥土,厚厚地贴在身上,一天数不清要来回多少次。他的身体极度疲乏,精神高度紧张,在恍惚的时候,只有掐一下自己的身体,才知生命尚在。那段时间,部队人员伤亡很大,有些战士等不到父亲把他们送到卫生所就牺牲了,父亲心里非常难过,总想着自己能再快一点、更快一点,哪怕能争取到几秒钟,都有可能挽救一个战友的生命。

  父亲所在部队的运输线处于敌军的炮火覆盖范围之中,而运送弹药的战士又是敌军火力重点“关照”的对象。在美军铺天盖地的轰炸和严密的火力网中,许多运送物资、弹药的志愿军战士身负重伤甚至牺牲。父亲在帽子、衣服、鞋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横下一条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与敌人血战到底。

  朝鲜的雨季,雨水说来就来,父亲有时就在坑道或树丛中避雨休息,或者砍几棵灌木,铺一块雨布,和衣而睡。当时,父亲一连30多天没脱过衣服,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身上长满了虱子,随手就能摸到。父亲还得了很严重的疥疮,大腿内侧和腰部尤为严重,走路时被衣服磨得生疼。但父亲没有时间看病,他说自己“病不起”。志愿军的火力配置本来就比美军差,如果自己病倒了,就少了一个运送弹药、抢救伤员的人员,战友的生命就少了一分保障。父亲用火炙烤生病的部位,用子弹里的火药灼烧病灶。

  据守轿岩山的日子里,由于饥饿和环境艰苦,父亲累脱了相,但杀敌报国的信念从未动摇。1951年10月,父亲因突出表现荣立三等功。与此同时,正是在轿岩山前沿阵地,父亲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对他来说,这是更重要的荣誉。

  抽调到工兵连

  凿岩石挖坑道

  1951年下半年,志愿军由坚守战线、消耗敌人为主的阵地防御,逐渐转向以歼灭敌人为主的阵地进攻,并着手按照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防寒的“七防”要求,着力构建以坑道工事为骨干、各种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防御体系。

  志愿军在构筑坑道上下功夫,把坑道修到美军眼皮子底下,离美军越近、发起进攻越突然,效果就越好。但是在美军眼皮子底下挖坑道绝非易事,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也需要极有经验、极有素养的工兵来承担。父亲被光荣选中,因为他手巧,有木工基础,又有力气。1951年秋冬转换季节,父亲被抽调到了工兵连,主要任务是挖掘坑道,筑造防御工事,抢修部队供给线路,支援部队坑道作战。从此,父亲比以前更多地打“夜”仗,利用夜幕掩护挖掘坑道,把志愿军的进攻线延伸到美军的前沿阵地。

  朝鲜的国土大部分是山地,以斑状花岗岩和青石为主,非常坚硬。加之冬季来临,天寒地冻,土石更加坚硬。志愿军缺乏作业工具,挖掘坑道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但工兵战士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不向困难低头,什么叫革命理想高于天。

  没有工具,就收集敌人的弹片和坦克零件,用来冶铁;缺少火药,就收集敌人投下没有爆炸的炮弹,从哑弹中获取开掘坑道的炸药;钢钎打钝了,磨尖了再打;扶钢钎的手震裂了,用衣服包住伤口,接茬干。

  就这样,没有所谓的机械化作业,志愿军战士就是靠双手,用榔头、用钢钎,一米、十米,一公里、十公里地挖,数千公里的坑道、交通壕,就是活生生地用双手一点点挖出来的。据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修筑出上万条坑道,总长度达1250公里;挖掘出的战壕、交通壕更是长达6240公里。志愿军挖掘的地下防御工程,土石方总量能开凿数条苏伊士运河。

  父亲只是数万名挖掘防御工程官兵中的一员,从1951年秋天至朝鲜战争结束将近两年的坑道作战中,我不知道父亲一天天怎么过的,经历了什么,他生前很少对我们说起这段经历,我不能完整地还原他在朝鲜的日日夜夜,但可以从父亲的那双沧桑的手,去体味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父亲的手,严重变形,布满老茧,旧伤累累,手指并拢不了,也伸不直,左手一个手指的关节处由于发生过骨裂,变得畸形,凸起了一个疙瘩,手上的青筋凸显,像盘曲的蚯蚓一样。这双手记录了父亲奋战在坑道的艰苦岁月,也见证着父亲对党、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历经九死一生

  完成部队任务

  抗美援朝的战争岁月里,父亲随时都面临着生死考验,有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父亲毫不畏惧,把完成部队交给的任务作为最大光荣。一次,父亲所在的排负责向三营送炮弹,每箱6发炮弹,60多斤重,每人要扛2至3箱,因路途较远,大家扛了一会儿后,在一条羊肠小路上休息。休息不到5分钟,排长下达指令让大家继续向前行进,就在大家起身还没站直的时候,敌军飞机来轰炸。巨大的爆炸声震得父亲什么也听不见了,身子被炸起的泥土埋了一半,肩也被炸起的石块击中,血流不止。待他起身时,前后的战友都不见了,路旁的树枝上挂着浸满战友血迹的军装。这就是战争,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

  还有一次,父亲和两名战友护送伤员到预定集结点——位于清川江南岸的一个山脚下。走到半山坡,看到前面有两间房子,这是朝鲜老百姓看树用的,同志们把它当作临时休整的地点。父亲先安置伤员,然后自己到屋外面不远处的一块玉米地里,铺开一块雨布休息。正当昏昏欲睡之时,两架敌机向玉米地扫射,父亲躺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心里明白,如果一旦暴露了目标,会带来严重后果,纪律是不允许的。敌军飞机扫射后,父亲扭头看了一下周围的弹洞,至少有20多个,雨布上打了两个洞,最近的一个洞,离父亲头部只有10厘米。

  1952年10月至11月,父亲曾被临时抽调到595团警侦连当侦察兵。有一次他要向团部报材料,返回部队时天已经黑了。行到途中,要路过一个山涧,山涧上有座木桥可通行,桥面距涧底水面约有15米高。由于是枯水期,桥下的水并不深,有些地方水底的砂石斜刺着露出水面。父亲以前从这座桥上走过,对涧底的情形很清楚。但这座木桥由于在战争中损坏,桥上的栏杆和部分桥体残缺了一块,父亲当时并不知道,走到桥上时,一不小心脚下踩空,从桥上摔了下去。只听“啪”的一声,父亲重重摔在涧底。他后来回忆说,自己都能感觉到摔到涧底的声音非常大。

  大约10分钟后,父亲清醒过来,感觉浑身都疼,摸一摸后背的冲锋枪,枪都被摔折了。父亲只有一个信念:爬出这个山涧,才有活下来的希望。幸运的是,父亲居然还能动,再试一下胳膊和腿,并无大碍。于是他挣扎着爬出了涧底。当他赶回连队,将经过告诉连长、指导员时,他们都唏嘘不已,指导员安排专人带父亲去卫生所作了检查。第二天指导员到父亲摔落的地方查看,不禁感叹:“书修这小子,命是真大啊!”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父亲是工兵,有技术,战争结束后,要帮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直到1954年国庆节前才回到国内。

  1955年7月,父亲被提拔为部队干部,后任副排长、司务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政治处干事等职。1969年,部队政策调整,父亲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放弃干部身份,返回原籍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务农。在村里,父亲受到乡亲们的信任,他们一起努力,使村容村貌村风为之一新。1975年,父亲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的事迹在济南军区产生强烈反响,《人民日报》还刊登了父亲的事迹。

  2006年4月13日,父亲走完他平凡的一生。父亲出生在这个村子,父亲的悲与喜也离不开这个村子。需要保卫国家时,他是一名革命战士,他知道只有国家的安宁才能有乡亲们的安全;国家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父亲抛弃身份、地位和名利,他知道建设村庄就是给国家作贡献。这,就是父亲的家国情怀。

  (宋国斌)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