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北京人艺老戏骨谈演戏秘笈 - 文化滚动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视线:北京人艺老戏骨谈演戏秘笈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7-18 01:40

【视线】

原标题:北京人艺老戏骨谈演戏秘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陶稳

“演戏,就像割麦子,可能人家先割完了,就在前面歇着,你呢也不用着急,总有割到头儿的那一天,只需要努力把每天该做的事情做好。”

媒体采访那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知名演员濮存昕,一件绿格子上衣,搭配泛白的蓝色牛仔裤,头发理得很短,虽然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帅气逼人,但整个人状态张弛有度,这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显得再自然不过。

与濮存昕不同,同样是北京人艺老戏骨的王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艺推出献礼剧《香山之夜》,而剧中主要人物毛泽东的扮演者正是演员王斑。

王斑对演艺事业的看法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强调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

不紧不慢、不疾不徐,到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这是濮存昕在讲述自己40多年的演艺经历时,给人留下的印象。不久前,他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谈及得知获奖时的第一反应,“没想到能获得这么大的荣誉,感谢单位推荐,感谢组织的信任。”

就像云淡风轻背后是暴风骤雨的洗礼,演员今天的谈笑风生也离不开昨日努力的汗水。从胡同儿里打酱油的青年,到下乡插队,到穿上军装进入文工团,再到后来转业成为北京人艺的演员,看似是命运的一连串安排,其实背后的付出自己心里最清楚。

“有一回拍戏,两个剧组同时拍我,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结果错把指甲油当成眼药水,滴进了眼睛。好在现场有医生,让我别抬眼睛,因为一抬起来就往眼角膜去了,后来又到医院去清洗,眼睛才保住了。”

濮存昕回忆起当时的危险场景,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没有故意渲染,也没有去刻意强调想表达的道理,但他作为演员的敬业精神让闻者肃然起敬,“在那种情况下,我还是坚持把整部戏拍完,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这是我的工作,必须要完成。”

王斑的演艺生涯虽不算坎坷,但同样引人致敬。毕业至今,王斑在北京人艺工作了30年,前10年“跑群众”,曾在《茶馆》里演过六七个群众角色,跑堂的、大兵、随从、茶客……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是刚出道就达到高峰,而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现在回过头看,似乎很平顺,但当时确实经历了一番磨炼。”

北京人艺对演员们的培养,除了给演员们创造更多的学习、表演机会,更多的是老演员们的言传身教。

“在人艺最害怕看到老同志眼里有对我不满眼神,一看见那种眼神心里就哆嗦,所以就尽可能使劲儿地演,演出好作品。”濮存昕坦言,自己年轻时并不是特别优秀的演员,“直到40岁,才稍微有点成就感”。

“有一次,我在台上演出,宋丹丹在舞台边儿上看我,因为我知道自己当时不是一个很好的演员,还是有点忐忑,但后来听她夸我演戏有进步了,很开心。”濮存昕说。

王斑认为,“别丢人”,是他在人艺这些年,向老前辈们学到的最深刻的理念。每当接到一个新角色、新任务,首先想的是不能让人失望,对得起导演对我的信任,对得起观众。在今年的北京市“三优一先”评选中,王斑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同样在北京人艺有30年工作经历,目前为北京人艺副院长的冯远征表示,今年北京人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者、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者,这不单单是演员个人的骄傲,更是人艺和话剧演出事业的骄傲。

“纵观人艺的发展历史,我们在国家的每个重大节点,人艺都没有掉过队,如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百姓生活变化的《龙须沟》、2008年抗震救灾剧目《生·活》、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推出的《社区居委会》、为建党百年创作的《香山之夜》等等,以后也不会掉队。”冯远征说。

关于年轻人才的培养,三位演员都对年轻演员寄予厚望。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是剧院这几年非常重视的方面,包括给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让新一代演员来传承经典剧目、对年轻人进行专门培训等,很多年轻演员的优秀表现,也让老演员们看到北京人艺“后继有人”。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