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老手艺升级区非遗-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产业

舌尖老手艺升级区非遗

2019-11-12 07:55:16 北京日报

  初冬,天气渐凉,平谷夏各庄镇南太务村的村民心里却热乎乎的。家家户户红薯大丰收,祖祖辈辈传承的漏粉老手艺被评为平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好事成双。

  天蒙蒙亮,南太务村有了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像往年一样,村民见连喜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道一声:“今天漏粉,来啊!”接着,又前往下一户通知。

  一小时后,七八个邻里街坊纷纷汇聚见连喜家的小院。此时,大瓷缸、老柴锅、葫芦瓢漏、荆木梢、水盆……渐次排开,把小院摆得满满当当。老柴锅中翻滚的热水,冒着袅袅热气。大伙儿一边互相寒暄,一边为彼此穿上套衫、戴上帽子。

  漏粉是指用红薯淀粉漏制粉条。夏各庄镇,地处平谷第一大河泃河沿岸,下辖15个村大部分土地由河水冲积而成,沙土疏松。自明朝开始,各村各户引种红薯。“直至今日,全村726户都种红薯。”见连喜说,“每年,品相好的就卖鲜食,品相较差的都制成淀粉,然后用来漏粉。”

  用什么“漏”呢?“用一种单鼓肚的葫芦,一剌两半。底部有六七个孔、直径圆的,是漏细粉用的;瓢底是三四个长方形窟窿眼的,是漏宽粉的。”今年54岁的见连喜,拿出一把直径约25厘米的瓢说,“每个漏粉师傅都有一把瓢,用着顺手的,几十年都舍不得换。我手中这把瓢,是家里传下来的,比我年纪还大,缝缝补补好几回了。”

  见连喜卷起袖子,搓了搓手,喊一句:“开工!”。只见一位师傅先用秤秤了四斤半淀粉,放入盆内,喊一声:“勾芡。”烧水的师傅舀来一瓢滚开的热水,搅拌均匀后又倒入铁锅内,再喊一声:“炒芡。”另一位师傅手握木棍,不停在锅内搅动,时缓时急,待芡糊成熟,接着喊一声:“打芡。”

  打芡就是揣揉面团子。淀粉黏性高,需要三四个壮劳力,围着大瓷盆,用胳膊在里面不停揣揉,边揣揉、边加淀粉和适量的水。约一小时后,几位师傅头冒大汗、面部泛红,一盆面团才被揣揉得表面光滑。

  漏粉成功与否,需先一试。这时,技艺最娴熟的师傅该大显身手了,“上瓢!”只见他装起一瓢六七斤的粉团,站在灶台边上,一晃瓢、一拍瓢,成缕的粉条倾泻而下,如游蛇入锅,卷入翻滚的热水中。若漏下的粉条不粗、不细、不断,下流速度不快不慢,便说:好粉,好粉。

  粉条煮好后,捞粉的师傅一手用荆梢将其挑起,一手用筛子捞出,送进凉水笸箩中冷却。手巧的洗粉师傅,再将其反复漂洗、梳理整齐,搭在荆梢木棍上,挂成一面粉条“旗”,架在一人多高的架子上晾晒。

  如此,家家户户门前,挂着一排排、一面面粉条“旗”,阳光下,散射片片光亮,便成为眼下最美的乡村风景。

  “打我小时候,村里就家家种红薯,年年有漏粉。”南太务村年逾古稀的范怀清介绍,平谷最早会漏粉的是明朝时永乐年间,民屯军屯的山东移民。1948年,父亲范富开粉坊,通过请外地师傅到村里漏粉,他边帮忙、边问、边学习,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后来,村里的年轻人也都跟着父亲学习,师徒代代相传,至今共传承五代。

  每年霜降后,漏粉就成为全村的大事,好比盖新房、办喜事,大伙儿有唤就应。“村里的四五个壮劳力,搭档两三个妇女,各有分工,团结协作,一天从早到晚漏四五百斤粉条,坚持一个半月,也从不收一分工钱。”见连喜乐呵呵地说,“今年,平均亩产3000斤,还能多漏半个月!”

  漏粉虽累,但心里头甜。“品质好的红薯,一斤能卖三块钱左右;漏成粉条,一斤能卖二十元左右。”见连喜说,这是村里的主导产业。以前,靠十里八乡的乡亲,口口相传的方式销售;如今,有了手机、互联网,销路也越走越宽。

  聊天的功夫,不觉间,已至晌午。见连喜的妻子,把煮好的头锅粉条,过凉水、盛了一盆,放些蒜泥、醋、酱油、盐调匀,再滴上几滴香油,让大伙儿最先尝尝这人间美味。(记者 张小英)

编辑:张舒雯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 2019七夕:过好中国的“情人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这是佳期如梦的七夕。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绵延着中国农耕文化中最温柔与浪漫的那一页。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广西罗城:学刺绣 促致富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脱贫攻坚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技能培训,县里的仫佬家园安置区开设了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培训班,让搬迁至此的群众可以用针线“绣出致富路”。

  • 中国当代手工技艺精品在尼泊尔展出

    代表中国当代手工技艺一流水准的30件(套)作品,6日开始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古城帕坦市开始为期两周的展出。

  • 国际杂技艺术沧州展演惠民众

    当日,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沧州会场世界杂技精品惠民展演在河北省沧州市体育馆举行。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创办于1987年,每两年举办一届,是我国杂技艺术领域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家级艺术赛事和文化节庆活动。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网红工匠的另类成名史

  • 优势栏目

    残健融合“爱的阳光”公益晚会走进浙江乐清

  • 优势栏目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惊艳天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